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出租車『低速等時』 糾結難產 市民的哥看淡都不買賬
2012-12-27 08:50:3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新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2月27日訊 “時距並計”即“低速等時”,俗稱等時費。就是出租車以按距離收費為主,當因堵車、紅燈等造成低速行駛時,再按時間收取費用。目前,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廣州等城市早已實施“時距並計”,低速行駛每5分鍾加收1至2元不等。

  哈爾濱出租汽車雖未實行低速等時,但市民對這一詞匯卻並不陌生。因為省城出租車低速等時的消息最早可追溯到四年前。2009年相關部門發出消息說省城將要實行低速等時。期間有高調、有沈默,幾起幾伏,時至今日,已持續近四年時間。尤其是今年,低速等時更是沸沸揚揚,不少市民打車時還是會問問“的哥”們,啥時候上低速等時?就是這樣一句閑聊,聊出的關鍵詞只有一個“聽說”——聽說“十一”後實行;聽說年底實行;聽說明年實行……

  追溯 “低速等時”糾結難產

  關於“低速等時”實行的最早消息是2009年。

  2009年12月初,多家媒體報道,哈市共有100臺出租車參與低速等時及GPS系統試運行。試運行低速等時的出租車,車輛行駛時速低於12公裡,累計每5分鍾按1公裡1.9元計費。此舉是為全面推行GPS系統和低速等時做好准備。但隨後哈市交通局以及出租汽車管理處都稱這一消息子虛烏有,市民更是一頭霧水。

  2010年,“低速等時”再成話題。消息指出,當年9月省城出租車計價器全部更新,10月將實行低速等時,但仍是乾打雷不下雨。哈市交通局回應,正在同市政府、市物價局進行溝通,就“低速等時”存在爭議的一些細節進行最後完善,或舉行聽證會廣泛征求社會各方意見後再適時出臺。

  2011年,哈市相關部門在“硬件”方面已做好實行准備,出租車已更換新計價器。最後還是同一宿命,說易行難。

  2012年10月,“低速等時”更像是真的。有消息稱,今年10月21日至26日,哈市將在13臺出租車上試點安裝帶有“低速等時”系統的出租車計價器。如系統測試合格,哈市交通運輸部門將通過市交通智能運輸指揮中心平臺向全市1.4萬臺出租車計價設備遠程下發“低速等時”計費數據。最快11月,省城出租汽車“時距並計”收費方式將在哈爾濱市范圍內推行。計價結構暫定為時速低於12公裡時,累計5分鍾按1公裡2元收取。

  時至今日,“低速等時”的時間表只是“聽說”。

  熱議 市民的哥都不買賬

  依據國家建設部頒布的《出租汽車電子式出租汽車計價器行業標准》和《哈爾濱市城市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中的有關規定:“出租汽車載客行駛速度低於每小時12公裡時,可以實行時距並計的計費方式”。關於“低速等時”,最關注的當屬最直接的供需雙方——的哥與乘客。記者調查發現,對此雙方都不買賬。

  市民的不願意屬情理之中。家住哈市香坊三大動力路一帶的石先生說,他在南崗國貿附近工作,這一帶上下班高峰就一個字,堵。要是實施低速等時了,就是讓他親身感受“時間就是金錢”了。萬一打車時真堵,看著蹦字兒心疼倒不如走為上策。

  家住道裡區新陽路一帶的葛女士說,目前哈市出租車的一大特色就是合乘。要是實行低速等時,合乘的等時費怎麼算呢?

  其實市民的不情願並不是單純集中在低速等時上,哈市打車成本過高纔是他們糾結的關鍵。目前,哈市出租車起價8元,附加費1元,再實行“低速等時”,打車成本更高。而鄰省吉林省省會長春市打車費起價纔5元錢,哈爾濱的打車費堪比一線城市。

  相對於掏錢的百姓而言,掙錢的的哥看起來應該擁護低速等時。但記者調查發現,那也只是“傳說”。

  市運一公司駕駛員陳先生對記者說,對於“低速等時”他早等的沒了興趣,因為一直以來他知道的消息就是“快了”。另外即使實行,也不見得增加收入。“就拿現在說,路況不好一堵就半個點、一個點,你說市民能在車上乾呆嗎?不開門下車纔怪。”

  吉華公司的一名駕駛員說,低速等時對大城市來說,實施有條件。像北京橋多,即使乘客想隨時下車也有難度,哈爾濱車輛停靠點就多了,乘客隨時可以下車。萬一堵了,大不了找公交站唄。

  爭鳴 打車成本誰來埋單

  縱觀哈市出租車市場,一直漲聲不斷。油價漲,就漲燃油附加費;路上損耗大,就張羅“低速等時”。但不難發現,分擔這些成本的更多的是百姓。

  這個冬季,出租車一車難打,合乘更是常態。但的哥卻普遍反映活兒不好。很多司機說,漲附加費、上低速等時這些手段對他們來說反倒是客源的流失。畢竟打車不是老百姓出行的剛需。他們的最大包袱除了交份兒錢,即日費,還有一大筆支出,即出租汽車承包費。

  記者了解到,哈市出租汽車承包費因純個體、大買斷和小買斷等不同種類收費不同。按國家規定,一臺小買斷新車承包費用是6萬元,期限8年,費用每天140元左右。但實際上至少11萬元,多出來的費用大家都心照不宣,即俗稱行業潛規則。黑市價格更高達14萬左右。

  一位的哥算了一筆賬,假如包車費用是11萬元,日費140元,如果按每天純賺200元計算,至少每天要拉活兒500元,就是不吃不喝不修車也沒休息日,要兩年纔能賺回投入。打車費用不斷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不斷攀高的承包費和日費給鬧的,的哥只能拼客甚至挑客。這些問題都不是“低速等時”等方法能根本解決的。

  針對低速等時,曾有人大代表指出,交通擁堵根本原因是道路不能容納過多車輛,不該把等時的成本全部轉嫁到乘客身上。即便一定要給出租車補貼也應該政府、乘客、車主共同承擔。

  有專業人士就哈市打車費用和全國副省級城市比照發現,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哈爾濱市民收入水平偏低,但出租車運費卻不低,無論是9元起車價,還是每公裡1.9元的計價費,都堪比北京、上海等地。一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一針見血指出“份兒錢、承包費不根本解決,出租車行業就不會真正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