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共話時艱尋求破題 鋪平明年發展之路——省重點企業座談會側記
2012-12-29 10:19:19 來源:東北網  作者:魏林 楊林川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2月29日訊 (魏林 記者 楊林川)28日下午,省重點企業座談會在哈電集團召開。哈電集團、龍煤集團、哈藥集團等11家龍頭企業負責人與副省長張建星以及省內相關部門負責人圍坐一起共話時艱,研究解決當年困擾企業的難題。

 

省重點企業座談會現場。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座談會上,副省長張建星說:“這次在哈爾濱召開這次座談會,主要是為了落實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按照穩中求進的總體要求,了解部分重點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與大家一同研究如何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攻堅克難,紮實工作,努力實現2013年全省工業的良好開局。哈爾濱是全省最大的中心城市,工業比重大,重點企業多,在哈爾濱召開這樣的座談會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和指導性。”

副省長張建星在省重點企業座談會上講話。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2012年,國際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對我省工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張建星話音剛落,哈電集團總經理鄒磊就迫不及待地第一個發言。他說:“哈電集團2012年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生產規模實現300億以上。但看明年的形勢仍不容樂觀,從行業看,我國電力建設步伐放緩,電源投資結構調整步伐持續加快,新能源和再生農園發展獲得新動力,逼迫我們對自身結構進行調整。所以明年我們要按照穩增長、降成本、重創新、調結構、抓改革、強管理”的思路開展工作。哈電集團提出的“降成本”、“重創新”得到了在座的很多企業家的贊同。

  哈飛集團總經理劉正均說,今年上半年的時候哈飛每賣一輛汽車都在賠錢,從10月份開始進行結構調整,竭盡所能進行降本挖潛,如今已經扭轉局面。

  龍煤集團董事長張昇更是深有感觸。他說,龍煤集團歷史包袱沈重。在煤炭不愁賣的時候,大家沒覺得日子難過。今年上半年開始,煤炭交易由熱變冷,讓集團上下感受到了度日難。尤其是和國內其他的大型煤炭企業相比,龍煤生產成本高,競爭力薄弱。按照市場形勢2013年煤炭價格應該仍與2012年末價格持平。也就是說龍煤集團在2013年依然壓力重重,但按照龍煤的發展思路,我們要在十二五期間再造一個龍煤集團。我們計劃通過對舊礦井進行深度改造、參與地方煤礦重組、加入煤炭貿易等技術創新、經營創新的方式來實現。

副省長張建星在哈爾濱鍋爐廠調研。東北網記者 楊林川 攝

  2012年哈藥集團日子也不好過,新版GMP改造集中實施,給企業在資金方面帶來不小壓力。今年1-10月哈藥集團工業總產值就同比下降了2.4%。明年國家正在研究醞釀“藥品出廠價格核查”及“非處方藥品禁止投放廣告”的政策,還將會給制藥企業帶來新的挑戰。哈藥副總經理吳志軍說,我們明年要開始體制改革、構建研發體系,推進營銷變革、實行精細化管理、大規模技術改造和外延式並購重組等方式來保住全國行業第一方陣、爭取10-15年衝擊世界500強的目標。


 

  企業家們對明年可能遇到的困難都進行了深入分析,這種面對困境不消極、不懈怠的精神鼓舞著在座的每個人。張建星說,以前座談企業喜歡向政府伸手要錢。這次企業都帶來了自己的計劃,讓我們看到了企業正在努力化解資金緊張、成本上昇等因素帶來的負面影響。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2013年的判斷是,我們仍處在一個發展的重要戰略期,明年依然可以在堅持質量、注重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住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這主要是因為目前全省工業的發展態勢有利於我們明年實現良好開局。

  據悉,從今年三季度開始,我省工業先於國家逆勢上揚、企穩回昇,最近已經連續三個月當月增速超過了13%,累計增速也達到了10.3%,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一大批重點產業項目的相繼投產會對明年工業增長發揮明顯拉動作用。明年是全省產業項目三年攻堅戰的決戰年,三年全省在工業項目建設上的投入將超過1萬億元,大慶120萬噸乙烯改擴建、建龍無縫鋼管、東北輕合金超大規格鋁板帶材等一批大項目將陸續投產,對全省工業產生新的拉動。

  此外,我省的資源優勢和延邊開放優勢更加明顯。資源就是資本,就是生產力,現在除了石油、煤炭、農產品等這些傳統優勢資源,石墨、鉬等這些新資源的優勢也在逐步顯現,有些已經形成了具有較高水平的生產能力。國家擴大內需、支持結構調整、繼續加大對東北等老工業地區的支持、推進城鎮化建設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將給我省相關產業提供新的市場機遇。

  張建星說,這些條件有力說明,實現2013年全省工業良好開局是完全能夠做到的,繼續保持一個較快的發展速度也是實實在在的,對此我們應該充滿信心。當然,我省工業目前依然存在結構不合理、產業層次低、創新能力不強,企業缺乏活力等問題。

  張建星指出,今後一段時期,我們要加強企業技術改造工作,迅速提高裝備技術水平。加快推進工業轉型昇級,切實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競爭力。努力調整結構,盡快建立現代產業體系。企業還要善於利用好現有政策,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和技術進步工作,認真研究,一一對號,努力使政策效應最大化。善於利用市場資源,要學會引進戰略投資者、發集合債、擔保融資、爭取上市等方式,解決企業生產和項目建設所需資金,運用各種市場化手段,解決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