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體育
搜 索
花滑『王子』宋楠:希望新年『頭一炮』打得響亮點兒(圖)
2013-01-05 10:14:4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劉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5日訊 近日,在我省舉行的2012/2013年度全國花樣滑冰錦標賽上,我省小將宋楠不負眾望,在短節目摔倒的不利情況下,他依靠出色的自由滑勇奪男子單人滑冠軍,這也是他繼2009年之後第二次奪得該賽事的桂冠。目前正在北京集訓的宋楠正全力備戰2月份舉行的四大洲錦標賽。對於自己現在的競技狀態,宋楠坦言還是很滿意的,“可能那次奪冠給自己增添了信心,希望今年這‘頭一炮’打得響亮點兒。”

  追回10分,拿了冠軍

  “最後能拿冠軍,我真挺意外的。”回憶起去年的全國錦標賽,宋楠在電話那頭笑著對記者說,“可能自己去年一整年狀態都不是特別好。怎麼說,就是處於低谷吧,包括做一些高難度動作,穩定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短節目摔了之後,一下就落到了第三,而且與第一名還相差挺多,我心裡就覺得沒啥希望了。”

  宋楠告訴記者,在比完短節目之後他頭腦裡唯一想的就是,既然自己狀態不好,那就盡量把不好狀態中的最好一面展現給大家,“就是對於結果看淡了,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下面的自由滑中”。 

  這樣一想,宋楠心裡的包袱反而沒了。在隨後的自由滑中,他越滑越好,並最終以總成績213.67分奪得了冠軍。可以說,在短節目落後對手達10分之多的情況下奪取冠軍,宋楠也算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他在國家隊的主管教練李煒告訴記者,宋楠可以說是目前中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的領軍人物,所以賽前心裡肯定有負擔,“但他有一點,自我調整的能力特別強。我之前對他短節目不是很滿意,感覺他都沒發揮出訓練的水平,不過經過調整,對他的自由滑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那次比賽當天正是大家所說的“末日”。宋楠笑著說,“在場上比賽時當然不會考慮這些,但是奪冠以後站在領獎臺上,一想到自己去年的種種遭遇,包括在上海舉行的中國杯熱身時與其他選手發生碰撞,出現了輕微的腦震蕩,在高原比賽賽後體力不支吸氧等,就有一種‘點兒背’的感覺,特別希望這次奪冠能給自己在今年帶來一些好運氣。”


  學滑冰純屬意外

  宋楠從5歲開始學習滑冰,到現在已經有17個年頭了。提起小時候學滑冰的事兒,宋楠笑稱:“我自己都沒想到,其實我小時候最想學游泳,那時候也不知道滑冰,連冰場都沒去過。”

  宋楠的媽媽程方告訴記者,由於宋楠的哥哥小時候身體特別不好,隔三差五就打點滴,“我就尋思著不能讓宋楠也這樣,得讓他鍛煉身體。但是練什麼好呢,當時我也沒有頭緒。正好有一天我們那兒體校滑冰教練張春玲來醫院看病,就跟我說要是有小孩兒可以送她那學滑冰,增強體質。我一聽,覺得行,就答應了。” 

  張教練告訴記者,剛開始她本打算讓宋楠學完滑冰後主攻冰球,後來越滑她越覺得宋楠的身體柔韌性特別好,很適合單人滑這個項目,就一直讓宋楠練著,而宋楠竟然就這樣一路從地方隊滑到了國家隊。

  “其實我那時剛上幾天冰就受不了了”,宋楠告訴記者,“那時候是在室外冰場,零下二三十度,實在太冷了,我就很想跟我媽說不練了。”可是這句不想練,宋楠卻始終沒有說出口。問他原因,他沈默一會說:“我覺得父母那時候為了讓我學滑冰付出很多,每次我在冰刀裡面穿著媽媽做的襪套在上面滑,他們就一直站在場邊等,等回家的時候他們膝蓋以下都凍得沒有感覺了,當時我就想自己必須咬牙挺住。”


 

  “宋楠這孩子屬於不太愛說話,但什麼都看在眼裡,有一陣子我貧血挺嚴重,每天騎著自行車送他去冰場,碰到上坡,他就自己跳下來幫我推著車往上走,那時他纔六歲。”宋楠的媽媽感慨地說。

  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陳露為中國花樣滑冰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此後,歷屆冬奧會,中國都一直力爭在這個項目上奪金。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申雪、趙宏博用他們完美的技術動作征服了裁判,為中國花樣滑冰在冬奧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

  “其實很多人都說中國選手在藝術表現力上不如國外的運動員,這點我挺有體會的。”宋楠說,他練習滑冰的時候,還是技術論,強調高難度的技術動作,而對藝術表現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我現在技術方面還可以,主要弱的是表演,對曲子的解讀和怎樣用肢體語言將它呈現給裁判以及觀眾。

  不過看到申雪、趙宏博奪冠,不僅讓我重塑了信心,也自己找到了方向。”宋楠告訴記者,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閑暇的時候,他就上網查找一些曲子的背景資料,再加上編舞老師給他講解的一些關於曲子的內容,一段段拆分,時間長了就品出該怎麼表演了。

  在問及對中國男子單人滑未來的展望時,宋楠笑著說:“我覺得男子單人滑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的後備人纔多,像金博洋纔14歲,就已經在這方面顯示出天賦了,而且他們現在接受的訓練思想也更符合國際滑冰發展的趨勢,更加注重藝術表演的感染力,所以我非常看好他們,也對中國男子單人滑的未來充滿希望。”□記者劉揚

  “最後能拿冠軍,我真挺意外的。”回憶起去年的全國錦標賽,宋楠在電話那頭笑著對記者說,“可能自己去年一整年狀態都不是特別好。怎麼說,就是處於低谷吧,包括做一些高難度動作,穩定性也不是很好,所以短節目摔了之後,一下就落到了第三,而且與第一名還相差挺多,我心裡就覺得沒啥希望了。”

  宋楠告訴記者,在比完短節目之後他頭腦裡唯一想的就是,既然自己狀態不好,那就盡量把不好狀態中的最好一面展現給大家,“就是對於結果看淡了,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下面的自由滑中”。

  這樣一想,宋楠心裡的包袱反而沒了。在隨後的自由滑中,他越滑越好,並最終以總成績213.67分奪得了冠軍。可以說,在短節目落後對手達10分之多的情況下奪取冠軍,宋楠也算創造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他在國家隊的主管教練李煒告訴記者,宋楠可以說是目前中國花樣滑冰男子單人滑的領軍人物,所以賽前心裡肯定有負擔,“但他有一點,自我調整的能力特別強。我之前對他短節目不是很滿意,感覺他都沒發揮出訓練的水平,不過經過調整,對他的自由滑我還是非常滿意的。”

  那次比賽當天正是大家所說的“末日”。宋楠笑著說,“在場上比賽時當然不會考慮這些,但是奪冠以後站在領獎臺上,一想到自己去年的種種遭遇,包括在上海舉行的中國杯熱身時與其他選手發生碰撞,出現了輕微的腦震蕩,在高原比賽賽後體力不支吸氧等,就有一種‘點兒背’的感覺,特別希望這次奪冠能給自己在今年帶來一些好運氣。”

  宋楠從5歲開始學習滑冰,到現在已經有17個年頭了。提起小時候學滑冰的事兒,宋楠笑稱:“我自己都沒想到,其實我小時候最想學游泳,那時候也不知道滑冰,連冰場都沒去過。”

  宋楠的媽媽程方告訴記者,由於宋楠的哥哥小時候身體特別不好,隔三差五就打點滴,“我就尋思著不能讓宋楠也這樣,得讓他鍛煉身體。但是練什麼好呢,當時我也沒有頭緒。正好有一天我們那兒體校滑冰教練張春玲來醫院看病,就跟我說要是有小孩兒可以送她那學滑冰,增強體質。我一聽,覺得行,就答應了。”

  張教練告訴記者,剛開始她本打算讓宋楠學完滑冰後主攻冰球,後來越滑她越覺得宋楠的身體柔韌性特別好,很適合單人滑這個項目,就一直讓宋楠練著,而宋楠竟然就這樣一路從地方隊滑到了國家隊。

  “其實我那時剛上幾天冰就受不了了”,宋楠告訴記者,“那時候是在室外冰場,零下二三十度,實在太冷了,我就很想跟我媽說不練了。”可是這句不想練,宋楠卻始終沒有說出口。問他原因,他沈默一會說:“我覺得父母那時候為了讓我學滑冰付出很多,每次我在冰刀裡面穿著媽媽做的襪套在上面滑,他們就一直站在場邊等,等回家的時候他們膝蓋以下都凍得沒有感覺了,當時我就想自己必須咬牙挺住。”

  “宋楠這孩子屬於不太愛說話,但什麼都看在眼裡,有一陣子我貧血挺嚴重,每天騎著自行車送他去冰場,碰到上坡,他就自己跳下來幫我推著車往上走,那時他纔六歲。”宋楠的媽媽感慨地說。


  花滑的未來很有“戲”

  1998年長野冬奧會上,陳露為中國花樣滑冰獲得了一枚寶貴的銅牌。此後,歷屆冬奧會,中國都一直力爭在這個項目上奪金。2010年溫哥華冬奧會,申雪、趙宏博用他們完美的技術動作征服了裁判,為中國花樣滑冰在冬奧會上實現了金牌零的突破。

  “其實很多人都說中國選手在藝術表現力上不如國外的運動員,這點我挺有體會的。”宋楠說,他練習滑冰的時候,還是技術論,強調高難度的技術動作,而對藝術表現力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我現在技術方面還可以,主要弱的是表演,對曲子的解讀和怎樣用肢體語言將它呈現給裁判以及觀眾。

  不過看到申雪、趙宏博奪冠,不僅讓我重塑了信心,也自己找到了方向。”宋楠告訴記者,為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閑暇的時候,他就上網查找一些曲子的背景資料,再加上編舞老師給他講解的一些關於曲子的內容,一段段拆分,時間長了就品出該怎麼表演了。

  在問及對中國男子單人滑未來的展望時,宋楠笑著說:“我覺得男子單人滑會越來越好,因為我們的後備人纔多,像金博洋纔14歲,就已經在這方面顯示出天賦了,而且他們現在接受的訓練思想也更符合國際滑冰發展的趨勢,更加注重藝術表演的感染力,所以我非常看好他們,也對中國男子單人滑的未來充滿希望。”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