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邁向產業化春天——木蘭畜牧業發展側記
2013-01-08 10:23:16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英智 王雪菲 潘宏宇 白雲峰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8日訊 木蘭縣位於松花江中游北岸,總人口28萬人,自然地貌為“六山一水一草二分田”,是典型的半山區農業縣,農業比重長期以來“一產獨大”,制約著縣域經濟的發展。

  木蘭本真農業公司生產車間。

  而今,木蘭縣找准制約縣域經濟發展的瓶徑,提出“根植於種植業、拓展於養殖業、提昇於加工業”的產業化發展思路,把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作為重點,大力發展肉雞、肉羊產業,全力打造“雞鄉,羊城”,打破農民只靠種地吃飯的單一收入模式,延伸農業經濟鏈條,通過“主輔換位”實現“過腹增值”,農民收入大幅增加。以前該縣每年肉雞出欄量只有300萬只,去年肉雞出欄量達到1500萬只。記者近日走進木蘭縣,探訪並感受到這裡風生水起畜牧業的發展。

  “三進、三退”走出畜牧產業新路

  木蘭縣養殖業有著很好的群眾基礎,但長期以來大多是一家一戶分散飼養,不能形成規模。

  為加快木蘭縣畜牧業產業化進程,去年這個縣強力推進畜牧業“三進、三退”標准化規模養殖項目建設,即進入大戶,逐漸退出散養;進入規模場,逐漸退出庭院;進入小區,逐漸退出村屯,讓該產業向規模化、標准化方向推進,實現由種糧為主導向畜牧業為主導的轉變,把畜牧業發展作為農業和農村發展新階段的戰略任務。

  2012年3月,木蘭縣出臺了《肉雞、肉羊養殖扶持政策》。政策規定,每個肉雞養殖小區幫助解決貸款150萬元,每個肉羊育肥小區幫助解決貸款100萬元。肉雞養殖小區或肉羊育肥小區建設完成經產業領導小組驗收合格,縣政府分別給予資金補貼200萬元和50萬元;建設年出欄5萬只肉雞的規模養殖場,雞捨面積達到1000平方米,捨內全部使用現代化設備,經驗收合格縣政府補貼資金10萬元。建設年出欄1000只肉羊的育肥場,羊捨面積達到500平方米,經驗收合格縣政府補貼3萬元。

  政策資金補貼、規模化小區建設、標准化雞捨建設、信貸扶持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的出臺,像一縷春風吹進了肉雞龍頭企業和養殖戶們的心田。首批2個肉雞養殖小區和5個肉雞養殖場通過驗收,獲得政府補貼資金505萬元。第二批3個肉雞養殖小區和1個肉雞養殖場通過驗收後,獲得補貼資金692萬元。宏昌牧業公司種、肉雞養殖基地去年擴大了規模,投資1100萬元建成2.3萬平方米的標准化雞捨,增加種雞8500只,年可孵化提供雞雛1000萬只,可出欄肉雞75萬只,年可創產值3000多萬元。

  去年全縣肉雞和肉羊產業投入資金17040萬元,政府補貼資金4520萬元。已落實年出欄60萬只標准化肉雞養殖小區16個,年出欄5萬只的肉雞養殖場44個,年肉雞出欄量達1500萬只。投資2100萬元在全縣8個鄉鎮發展肉羊養殖小區8個,發展肉羊規模養殖場51個,肉羊年出欄達到10萬只。


木蘭現代農業園區。

  扶壯“龍頭”叫響木蘭品牌

  為了促進肉雞、肉羊兩大產業健康快速發展,木蘭縣委、縣政府加強招商引資力度,哈爾濱木蘭本真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是木蘭縣去年8月份成功引進的企業,充分利用企業的先進生產管理技術、完整的資金鏈、成熟的銷售市場,真正實現“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本真公司充分利用木蘭縣發展牛、羊、雞和玉米產業的基礎條件和獨特優勢,投資3億元,新建繁育示范場和屠宰分割車間、成套生產線,經過新建和改造,使公司的生產能力達到年屠宰加工肉雞2000萬只、肉羊100萬只、肉牛6萬頭,年產牛羊肉及其制成品2.5萬噸,年產值在30億元以上,可帶動木蘭縣及周邊剩餘勞動力800人。該公司深加工一頭肉牛的收入將達到6萬元,深加工一只肉羊的收入能達到1萬元,分別是同類企業普通加工肉牛、肉羊收入的5倍和6倍。按照本真農業近期的市場發展規劃,將在華東、華北、華南、西北、東北等五個地區設立銷售大區,將本真農業的產品在全國各大中心城市進行全覆蓋,全面叫響木蘭本真品牌。

  挖掘“從田間到餐桌”

  全產業鏈效益

  木蘭縣不斷完善“四個鏈條”,就是肉羊、肉牛、肉雞和粘甜玉米四個農業產業化鏈條,為畜牧產業循環有序發展提供有力支橕。農業產業化一頭連著種養基地,一頭連著消費市場,按照本真公司“抓兩頭帶中間”的“亞鈴式”發展模式,挖掘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產業鏈效益。

  在2013年,木蘭縣將以“合作組織化、基地規模化、農業產業化”為目標,加快推進主輔換位步伐,全力構建畜牧業產業化經營體系。力爭引進1個畜禽屠宰深加工企業、1個飼料加工企業和1個獸藥生產經營企業,為畜牧產業鏈填補關鍵節點。

  進一步落實養殖基地建設。政府通過撤鄉並村提供建設用地,支持企業自建養殖基地。今年,全縣將新建年出欄1萬只肉羊養殖小區8個,年出欄2000只以上肉羊養殖場16個,實現年出欄30萬只。新建10個標准化肉牛場,發展50戶養牛大戶。同時,將籌建畜牧產業科技示范園和牛羊交易大市場,年交易量30萬頭(只),交易額實現4億元,全面激活市場,帶動牛羊養殖。今年,全縣還將在去年建成16個東北地區最先進的標准化養雞小區的基礎上,再新建年出欄60萬只以上肉雞標准化養殖小區10個,年出欄肉雞達到2000萬只以上。真正實現“主輔換位”,徹底改變木蘭縣一產獨大的落後局面。使肉羊、肉牛、肉雞養殖年產值達到15億元,農民人均增收600元。

  擴大粘甜玉米種植基地建設。依托本真公司組建專業合作社,引導農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促進規模經營,發展粘甜玉米種植基地15萬畝,生產即食玉米,開發玉米飲料等高端產品,實現產值5億元,農民人均增收320元。

  同時,木蘭縣將依托木蘭本真這個品牌,利用15萬畝玉米秸稈,做成蛋白質含量極高的青貯飼料,為肉牛、肉羊提供精飼料,同時利用畜禽糞便,在全縣建設10個2000立方米以上的大型沼氣池,生產有機肥,實現再次還田。經過幾年循環,木蘭便可成為全國聞名的有機肉牛、有機肉羊、有機肉雞、有機農產品基地和全國聞名的農業循環經濟發展樣板縣。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