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8日訊 “交通擁堵”、“打車難”、“乘車難”、“信號燈”等成為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有關交通與出行建議中出現頻率最高的“關鍵詞”。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難題,讓市民出行更順暢、舒心、高效,代表、委員把調查和建議帶上兩會。
出臺限購措施購車自備車位
-代表、委員韓一寶、王俊迪、譚洪志,九三學社哈市委建議:
完善路網體系;提高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增設預告類和確認類指路標識;提高小汽車購車門檻和用車成本;加強素質教育。
背景
近年來,我市興建、改造、擴建了多條城市道路,城市交通基礎設施有較大改善,但由於人流、物流、車流急劇膨脹,交通基礎設施存量明顯不足,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城市交通擁堵已成為制約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和市民出行的“瓶頸”。
【調 查】
近年來,我市交通擁堵成因類型呈現出“多樣化”趨勢,其中包括:
●季節型擁堵,遇暴雨、暴雪等極端天氣,尤其是冰雪路面時,經常發生擁堵;
●時段型擁堵,每天早晚交通高峰或開學後呈現的交通擁堵;
●路段型擁堵,安發橋、二環路、文昌橋、霽虹橋等跨區路段或商業區等經常擁堵;
●住宅型擁堵,如四季上東、立匯美羅灣等新住宅建成後,呈現“肚子大口小”的特點,即小區開發和周邊道路未能有機結合,聯通內外的道路少、窄,滿足不了通行需求,每天上下班高峰都呈現排隊進出小區的現象。
●脆弱型擁堵,經常發生一起輕微刮碰事故堵了一條街或一片區的情況;
●節假日擁堵,每逢節假日或重大活動,經常造成區域性擁堵;
●促銷型擁堵,大型商場店慶或促銷期間,易造成局部區域車流飽和引發擁堵;
●違法型擁堵,機動車加塞、違停、搶行等違法行為經常導致擁堵。
據調查,產生交通擁堵的主要成因還包括:道路發展仍滯後,車輛快速增長,交通供需矛盾突出;路網系統不完善,斷頭路、卡脖路多,路網整體性差,造成主乾道交通壓力過大;公交層次單一,吸引力不足,服務水平不高,乘車難、打車難問題突出;慢性交通通行環境差,以人為本理念不突出;停車矛盾突出,造成城區交通擁堵加劇;交通管理手段與設施水平滯後,智能交通建設緩慢,交通設施投入不足,警力不足,交通參與者文明程度低,交通法規意識淡薄,違章現象普遍等。
交通擁堵成因八大類
【建 議】
——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規劃建設功能完善的城市道路交通系統,發展智能化交通。繼續完善路網體系,打通斷頭路,拓寬卡脖路,增加跨鐵路通道及中心城區外圍交通的繞行通道,提高路網密度;挖掘次乾道、中小街道的通行潛力,為主乾道分流;規范完善交通管理設施建設,加大設施投入,進行科學合理的路段、路口渠化和精細交通工程設計,提高道路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加快發展智能化交通;加強停車場規劃和建設,實行差別化停車供給,逐步形成以配建停車為主、路外公共停車為輔、路側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新格局。
——加速發展公共交通,減少汽車出行總量。利用高新技術對傳統城市公共交通系統進行改造,建設快速公交系統,進一步推進公共交通專用道建設,做到“專道專用”;在大型客流集散點將公共交通首末站或停靠站作為配套設施,同步設計、建設、使用;合理規劃和建設公交車站場、軌道交通出入口以及出租車乘客的落客點,科學布置行人過街設施;加快城市軌道交通建設,使之成為解決我市交通擁堵的公共交通的骨乾力量;提高城市公交車和出租車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合理調控公交車和出租車市場,根據市場需求優化配置資源,解決“打車難”;加強交通需求管理,積極發展中小學校校車服務系統,鼓勵單位開行班車,錯峰出行,充分利用電視電話會議等現代化手段,減少交通出行。
——積極推進交通秩序精細化管理。科學設置區域交通單行線系統,研究城市快速路及主乾道的高承載車道和放射性的潮汐車道設置,完善和提昇交通標識系統功能,優化復雜交通點、段標識的設置,增設預告類和確認類指路標識;建立交通誘導系統;綜合治理交通秩序,調整優化信號燈配時,突出重點環節管控,嚴整道路交通秩序,完善交通安全設施。
——提高小汽車購車門檻和用車成本。我市可將“購車自備車位”,提高中心城區停車費用等作為調控手段,並積極探索研究車輛限購措施。
——建立冬季清雪除障保障機制。強化坡路、交叉口清冰雪力度,並加大投入,不斷探索運用新技術、新材料清冰雪的有效措施。
——增強素質教育,促進隊伍建設和全民交通意識的提高。要提高交通管理者的政治、職業、專業素質,依靠現代化科技手段科學管理交通;大力宣傳交通法規,增強公民文明參與交通意識,讓人們養成文明開車、文明行路的城市交通新風尚。
速遞
-代表宋萬金建議:增加松北區商業大學學海路附近開往友誼路至道外方向的公交線路,滿足市民出行需求;調整設置在信號燈附近或拐彎處的公交站臺,如商業大學附近的“銀河小區”站、“松北區政府”站等;增加松北區街、路指示牌尺寸,便於駕駛員提前瞭望。
-委員楊林建議:盡快完善哈西站夜間公交車、出租車營運。對出租車制定特殊規定,鼓勵夜間來此運營,並建立夜間臨時包車制度;制定夜間行車時段表,相應公交車按此時間段運營,並相應延長夜間公交車收車時間;建立夜間定時定點區間車站。
-代表白雪峰建議:齒輪路和埃德蒙頓路兩側居民較多,很多過街行人橫穿道路、車輛違法掉頭通行,而這兩條道路寬車多,隱患重重且影響交通秩序和哈爾濱形象,建議在這兩條道路中間加設隔離護欄,以徹底解決上述問題。
-委員雷南偉建議:近日,雖然公安部針對爭議較大的“闖黃燈”決定暫不處罰,但駕駛員尤其是我市駕駛員在行車中還是很難掌控車輛在燈前“達標”。建議在不影響智能交通建設的前提下,在易發事故路口或坡路路段安裝信號燈讀秒器,並減緩取消信號燈讀秒器的進度,為百姓出行提供安全保障。
-代表衛驗驊建議:建議加大宣傳力度,讓駕駛員充分了解黃色網狀線對緩解交通壓力的重要性;在易發生臨時停車的交叉路口或學校、大型單位等出入口處,多設置黃色網狀線;如果將車停入黃色網狀線標明的禁停區,應嚴格處罰。
-委員郎濟纔建議:太平橋區域是我市東部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經此的公交車輛有4、6、14、25、30、201等20餘條線路,該區域一直以來都是居民換乘的主要地點。建議在太平橋或附近區域盡快修建公交中轉樞紐,在此進行公交中轉換乘,減少公交線路的重復數量,減少交通擁堵。
-代表鮑海春建議:加大投入,提高公交駕駛員福利待遇,並解決其後顧之懮,緩解“司機荒”;有計劃地培養公交車駕駛員;增加公交車班次,加快更新公交車,改善群眾乘車環境;嚴格取締出租車拒載、強行拼客、交通違法等行為;對市民投訴出租車有拒載繞行等違規行為的舉報,由當事出租車提供未拒載違規的有關證據作為處罰的依據,同時為全市出租車安裝視頻監控系統,以便取證維權。
-委員趙曉梅建議:哈西、群力、松北等新區規劃的道路寬敞,這些地方新建道路均設有自行車專用道,在乘出租車和公交車還不是很方便的情況下,很適合建立公共自行車服務項目試點。同時,可考慮把新城區的自行車道向老城區延伸,為哈市未來全方位的綠色出行奠定基礎。另外,在城市交通管理上,應建立自行車先行機制,給予自行車先行特權,引導機動車主動給自行車讓路。
抓拍舉報,讓群眾成為“電子眼”
-代表石英山建議:
建立群眾抓拍舉報平臺,並出臺管理、認定及獎懲標准。
【調 查】
路上開車經常遇到塞車及交通事故,而駕駛員違法駕駛是引發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調查,駕駛員違法原因主要包括:駕駛人文明素質不高,法律意識不強;遵警不遵章;法不責眾或賭氣效仿他人違章的心理驅使。在開展文明交通活動中,全國有部分城市建立了群眾抓拍舉報制度,取得良好效果。
【建 議】
石英山:我市也應建立群眾抓拍舉報平臺。目前,手機及數碼照相設備已普及,加之網絡技術不斷完善,為抓拍信息的傳遞提供了極大方便。同時,絕大多數市民對堵車、違章下道、加塞等違法行為都深惡痛絕,有很多人都願意加入這一平臺。有了群眾舉報的平臺,違章者身邊就多了無數“電子眼”,大大增加了違章者被處罰的可能性,提高了市民義務監督的積極性,並能有效提高交通違法者的違法成本,從而起到懲戒和震懾作用。建立群眾抓拍舉報平臺,還需要相關部門根據相關法規出臺相關管理、認定及獎懲標准等,讓平臺的建立合法、合規並公平、透明,經得起推敲。
打個電話,出租車定向上門服務
-委員萬利民建議:
推進出租車智能化叫車工程,實現車與人定向服務
【調 查】
幾年前,我市一些出租車公司和車隊曾自發組織開展“電話叫車”服務,但該業務目前已經基本停止。近日,市交通部門組建了由21臺迷你小巴士組成的夜間服務車隊,並開通電話叫車服務,受到市民歡迎。從市民出行實際需求看,作為地面公交與軌道交通補充的出租車,如果能抓住車輛調度這個關節點,全面推進智能化,在為市民交通出行提供便捷的同時,也能大幅地減少出租車空駛率,起到節能減排、綠色低碳發展的效果。
【建 議】
萬利民:交通部門應在完善軌道和公交信息化建設的同時,增加出租車數量並推進出租車智能化叫車工程。科技、財政等相關部門應對交通智能化發展中的自主創新項目在科技成果轉化、專利技術運用等方面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通過政府采購等形式鼓勵民營科技機構與企業參與交通智能化建設。發揮產、學、研、政合力,創新合作模式,對與智能交通建設相關並已成型的技術和設施,有關部門應主動協調整合資源、培育市場,鼓勵這些技術和設施早日進入市場服務市民,並在服務過程中不斷加以改進完善。
出租車智能化叫車:依托信息技術,在各相關場所設置一批智能化叫車設備,使市民可以在全市范圍內就近使用公交卡進行自助式刷卡,智能化叫車。智能化叫車設備通過後臺的信息化處理,實時搜索最近的出租空車,並把該車的信息傳遞給叫車者,使叫車與公交卡系統實現無縫銜接,出租車與乘客之間實現點對點定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