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哈市政協委員呼吁讓乙醇汽油『冬眠』 雪多路滑排氣管淌水結冰
2013-01-09 09:11:0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趙政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9日訊 在哈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備受爭議的乙醇汽油再次成為委員們關注的焦點。閆振輝、范華、董巍、郎濟纔、楊松等多位委員提案,呼吁哈市機動車輛按季節使用乙醇汽油,在冬季限制使用,減少路面結冰現象,方便車輛出行。

  記者走訪:平地坡路都光滑難行

  8日,記者在哈市香坊區公濱路看到,朝一中附近的路面上覆蓋著一層冰,公交站臺附近路面的冰棱更是凹凸不平,路過的車輛行駛十分緩慢。“車輪經常打滑,下這麼大的雪,道路這麼滑,踩剎車根本踩不住。”53路公交車司機郭先生說。

  記者在道裡區至南崗區的安發橋上看到,從撫順街開始,安發橋上的車輛以低於每小時15公裡的速度“蝸行”。所有車輛的排氣管中不斷流出或多或少的水,由於氣溫較低,水滴落在路面上形成薄冰。路面極其光滑,不斷有剎車或起步的車輛出現擺尾或打滑的現象。

  記者還走訪了哈市文昌橋、紅軍街、大成街、寬城街、海城橋等多個車流量較大的坡路發現,這些坡路更滑,即使過了早晚高峰時段,這些路段仍舊因為路面光滑經常出現行車緩慢或堵車情況。無奈,城管部門在文昌橋的上橋口安裝了尼龍防滑網,以增加摩擦力。

  交警部門的調查顯示,去年11月27日到28日,僅南崗、香坊、道裡三個區就發生刮蹭600多起。

  哈市清冰雪部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路面上的點狀或成片狀的薄冰,基本都是機動車排氣管中乙醇汽油燃燒後產生的水。這種薄冰,機械清不了,只能靠人工。但是冰的面積太大,環衛工人根本清不過來。入冬以來,哈市雪大、天冷,再加上尾氣滴水更是加劇了路面光滑程度,使得出行更加困難。

  委員論證:一箱乙醇汽油可產80瓶水

  哈市政協委員、呼蘭區教師進修學校的閆振輝在提案中指出,用一輛本田思域轎車實驗,停車時其排氣管向外噴水、下方用水杯接水,大約1分鍾時間就接滿了200毫昇容量的水杯。

  以前使用的普通汽油是經過脫氧處理的,是一種碳氫化合物,乙醇則是一種碳氫氧化合物。氫和氧相遇,勢必產生水。以大多數捷達出租車為例,裝滿油箱需要45昇左右油。乙醇汽油是將乙醇與汽油按1:9的比例混合而成的,即乙醇佔10%,汽油佔90%。可以通過化學公式計算得出,在完全充分燃燒的條件下,除去化學反應生成的二氧化碳,45昇乙醇汽油會產生42昇水。也就是說,拿容量500毫昇的普通礦泉水瓶來裝,一箱乙醇汽油完全燃燒後理論上可產生80瓶水。


 

  乙醇汽油 優點:低碳環保 缺點:冬季使路面結薄冰

  閆振輝指出,乙醇汽油即降低了燃油成本,又可使資源循環利用,緩解了石油緊張又降低污染。但使用乙醇汽油啟車或正常加油時,會有水從排氣管裡滴出來,致使平坦的路面上結成一層薄冰。哈爾濱這幾年的積雪清得非常及時,一般都在高峰時段前就清完了。但大多路段都有難清理的薄冰,在公交站臺、上坡路段、十字路口等處路面薄冰更多,一看就是從汽車排氣管滴出水後結成的冰。

  政協委員郎濟纔在提案中指出,目前哈市市場上所有汽油都是乙醇汽油,乙醇燃燒後會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容易出現尾氣霧化即排氣管淌水的現象。一到冬天,一些坡路更是滴水成鏡,許多車都爬不上去。在今年這個寒冬的年份,整個路面都成了鏡面。很明顯的現象是江南車行緩慢、堵車的街道路面上光滑如鏡,江北車行通暢的路段情況要好一些。

  他在提案中還指出,東北地區氣候寒冷,乙醇燃燒產生的水要多於汽油,這樣路面結冰現象嚴重,尤其是在紅綠燈的路口及其溫度較低的橋面結冰現象更加嚴重。

  專家建言:哈市乙醇汽油分季節使用

  閆振輝指出,在寒冷的冬季,使用乙醇汽油導致路面結冰,減緩了車速,延長了車在路面的時間,不但更加費油,而且增加了有害物質的排放,再加之刮碰等事故不斷,不但沒有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還增加了大量人力、時間和物質成本,說明乙醇汽油不適合嚴寒天氣使用。因此他建議,乙醇汽油應在在寒冷地區的冬季暫停使用。

  政協委員董巍明確的指出:乙醇汽油冬季必須“冬眠”。郎濟纔建議,冬季使用乙醇汽油導致路面結冰,減緩了車速,延長了車在路面停留的時間,所以會增加油耗。因此他建議哈爾濱冬季停止使用乙醇汽油。

  政協委員楊松在提案中也建議,汽車排出水分是充分燃燒的標志,但在東北滴水成冰的季節裡,會大大增加行車難度和事故發生率。建議專家對此進行研究,在同樣情況下在冬季使用排水量相對較少的汽油。

  汽修專家:一般私家車換油不用洗油箱

  只冬季停用乙醇汽油,換油時用清洗油箱嗎?對此,省車用乙醇汽油擴大試點工作領導小組有關人士曾指出,乙醇易溶於水,如果乙醇汽油中的乙醇與油箱中原來沈積的水互溶,造成油質含水,容易產生不易點燃現象,影響發動機正常工作,甚至打不著火。所以,建議行車裡程在3萬公裡以上的汽車,在首次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之前,應當到汽車維修企業對油箱、油路進行清洗。

  哈市一位汽修資深技師黃師傅也表示,一般行駛裡程在3萬公裡以上以及確認供油系統較髒或油箱底部積存有水分的車輛都應進行清洗;行駛3萬公裡以內的汽車或購買一年以內的摩托車換為乙醇汽油時,以及由乙醇汽油換為普通汽油時不用清洗。

  如果只有冬季使用普通汽油,其他三季使用乙醇汽油,換油時一般的私家車是不用清洗油箱的。這位技師告訴記者,因為一般的私家車一年的平均行程纔兩三萬公裡。也就是說,春天確定油箱沒有大量沈積水分的情況下,換乙醇汽油時是不需要清洗油箱的。由於出租車和工程用車輛行駛裡程多,要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應該清洗。

  記者了解到,目前汽車供油系統清洗可采用專業乙醇汽油系統清洗劑直接加入油箱進行免拆清洗。這位技師指出,清洗劑的國家標准目前還沒有出臺,一般都是依據GB18351-2004《車用乙醇汽油》標准進行檢驗,根據說明書即可自行清洗。

  據了解,山東濟南用乙醇汽油,而德州用普通汽油,兩地車主經常混加,目前沒有出現因換油而導致發動機故障問題。


 

  新聞鏈接 9省試點推廣乙醇汽油

  乙醇汽油,是一種由糧食及各種植物纖維加工成的燃料乙醇和普通汽油按一定比例混配形成的新型替代能源。按照國家標准,它是用90%的傳統汽油與10%的燃料乙醇調和而成的。

  作為第一批試點城市,2004年10月1日起,哈爾濱地區所有中石油加油站銷售的汽油全部更換為乙醇汽油。

  目前,全國乙醇汽油使用的地區有: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五省,以及湖北9個市、山東7個市、河北6個市和江蘇5個市。

  在糧食大省推廣使用乙醇汽油,專家指出,這裡依據的是“資源就近原則”。

  乙醇汽油的推廣使用促進了農業生產、消費的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帶動了大宗糧食深加工相關產業的發展,提高糧食使用效率,實現農副產品的增值氣轉化。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總量基本平衡,目前推廣燃料乙醇每年需用糧食所佔糧食總產量的比例不大。

  乙醇汽油作為新型替代能源,符合我國能源替代戰略和可再生能源發展方向,緩解了石油短缺的壓力。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