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9日訊 體育部體衛藝司長王登峰表示,去年連續不斷的猝死現象令人擔懮。他透露,今年起,將在全國各省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抽測,並向社會公開結果。他坦言,我們不能再培養一批“東亞弱夫”了。為此,哈市人大代表孫飛提出5點建議。
現狀 重視學習忽視體育鍛煉
我們中國還有一個具體的問題,既浮躁與功利。現在大家以為讓孩子多學一分鍾,就能多考一分,這是一個大的社會背景。其實,不光是家長,還有我們的校長。一個孩子的體育成績在他的昇學、發展、評獎、評優的各種考核中所佔比例很低,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在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體系中幾乎不佔分量。於是,對於體育鍛煉,校長不重視、家長不重視、政府相關部門不重視,所以說學生體質健康下降,是全社會的責任。王登峰說,從今年開始,我們要求每一個學校對學生都要進行一次體質健康測試。把這項工作作為對學校體育工作評價的一個指標,實現管理目標。
近期在媒體報道的學校運動會上,連續不斷的猝死現象令人擔懮,部分學校不得不取消中長跑,學生體質下降已是不爭的一個事實,不能再培養一批“東亞弱夫”了,而且有些慢性病也是由於長期缺乏運動鍛煉的原因造成。
代表建議 完善學校體育評價指標
哈市人大代表孫飛建議:
1 、社會歷史文化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會遇到這樣問題,浮躁與功利。現在大家以為讓孩子多學一分鍾,就能多考一分,這是一個大的社會背景,一個孩子的體育成績在他的昇學、發展、評獎、評優的各種考核中所佔比例很低,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在一個學校辦學水平的評價體系中幾乎不佔分量。體育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目前素質教育的薄弱環節,以學生健康測試為基礎,進一步健全和完善評價體系,把這項工作作為對學校體育工作評價的一個指標,實現管理目標,孩子們就能有活力了。
2、把昇學應試教育的科目增加體育項目,加重體育的分數,由此改變學校老師、學生家長以及學生的只注重文化,而忽視體育的陳舊觀念。
3、減輕課業負擔,否則學生在體育鍛煉和學習之間很難平衡。
4、不單單是學生,那麼在走出大學校園後,參與運動的機會越來越少,同時建議通過工商聯、中小企業局等組織非公企業,或者以街道辦事處為單位組織地區居民每年開展春、秋運動會,以此為契機調動大眾體育運動的積極性。
5、有些健身經營場所,可采取百姓定期參與給予補貼等方式激勵大家運動鍛煉的積極性,此項費用可由體彩基金撥放。激勵人民參加體育鍛煉,增強人民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有效加強一些疾病的康復,減輕國家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