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代表建言:老城區拆違種片林 城郊建環狀林帶
2013-01-09 10:59:52 來源:生活報  作者:王焱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9日訊 近日,哈市污染天頻現,PM2.5顆粒物嚴重超標……那麼,怎麼做纔能讓哈爾濱天藍藍、空氣清新?8日,在哈市兩會上,人大代表陳利銘和張本波建言,綠化是消減污染的最佳途徑之一,應在老城區內拆除違建栽種片林,並在城郊建造環狀林帶,這也是建設美麗哈爾濱的必由之路,政府部門應將植樹擺在重要位置,讓哈爾濱這座有著歐陸風情的城市變得更加適宜人居。

  存在問題

  每年種樹百萬 老城區不足兩萬

  從2005年開始,哈市開始大規模城區綠化,根據哈市城市綠化部門的統計,2006年一年就種下351萬株大樹,從2007年到2012年,哈市每年下達的種樹指標都在100萬株以上。但是許多哈爾濱市民都有這樣的感受,老城區難見大樹,綠蔭很稀少。那麼,種了這麼多大樹,為啥還能給人以年年種樹卻歲歲不見綠的感受呢?

  哈市人大代表陳利銘表示,以2010年哈市城區綠化為例,當年計劃種樹100萬株,綠化任務到了各區,分別為:道裡區14萬株,道外區10萬株,南崗區10.2萬株,香坊區10萬株,平房區5萬株,松北區6萬株,呼蘭區15.5萬株,阿城區24.3萬株,經開區5萬株。道裡區種在了群力新區,如群力外灘濕地、金河公園和體育公園,老城區105條街路的新植樹木數量只有1103株;道外區種在了馬家溝河沿岸的太平大街段和哈工程大學段,老城區24條街路新植樹木數量只有5029株;南崗區種在了馬家溝河沿岸和何家溝沿岸,老城區30條街路新植樹木數量只有2475株;香坊區種在了四季芳洲游園和香江月游園,老城區70條街路的新植樹木數量只有5505株;開發區街路的新植樹木數量只有409株。此外,呼蘭區和阿城區的新植樹木數量佔到了當年哈市植樹總量的四成。由此不難算出,道裡、道外、南崗和香坊區四大主城區,也就是老城區街路的新植樹木數量只有1.4萬餘株,僅為當年植樹總量的1.4%。

  目前,對哈爾濱老城區綠化而言,除了街路缺苗斷空的零星補植外,已經陷入了沒有地方可以種樹的窘境。

  入城口光禿禿 降低了城市吸引力

  哈市人大代表張本波表示,盡管對外宣稱,哈市森林佔有率已達43%,但行政區域包含10縣市並且山地較多,使得這一數據給人不實之感。哈市主城區在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這三項重要綠化指標方面,遠遠沒有達到市民的期望,是我們這座的城市的明顯短板。

  哈爾濱綠化要下一盤棋,讓主城區和城郊同步見綠,提高主城區綠化水平的同時,給城區周邊鑲上綠邊兒同樣重要。經過調查和走訪,張本波發現,目前,哈市主城區周邊防護林地總體面積較小,位置分散,很少能見到綿延成片的林地。這種現狀表明,哈市城郊防護林不成體系,缺乏統一規劃,不具擋風抑沙的防護功能。無論是從空中俯矙還是乘火車從南部進入哈爾濱,給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黑乎乎一片,路兩側光禿禿,讓哈爾濱的城市形象大打折扣,降低了哈市對人力資源和金融資本的吸引力。

  代表建言

  結合中心城區改造 闢建公園和綠地

  陳利銘說,建延中綠地,是上海從佔綠蓋樓走向拆樓還綠的分水嶺。這塊大綠地佔地面積達23萬平方米,相當於6個兆麟公園的面積,至今已建成並對外開放了11年。『當年,上海中心城區的地價最低每平方米1萬元,開闢23萬平方米的綠地,就意味著捨棄了23億元的土地出讓金。上海在老城區的做法值得哈爾濱的城市綠化決策者們借鑒。』

  陳利銘表示,自PM2.5顆粒物數值發布以來,哈爾濱污染天頻現,綠化是消減污染的最佳途徑之一。與國內其他省會級城市相比,哈市中心城區綠化程度較低。綠色的缺失給哈市市容蒙上了一層灰色的陰影,整體降低了城市的形象和品位,也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質量。因此,城市綠化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做出綠化規劃迫在眉睫,並應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哈爾濱現有300多條無樹街,有些街路已經無法栽植行道樹。因此,建議今年和今後一段時期的老城區綠化,要以片林為主,形成城區內的森林綠化景觀。

  老城區綠化,最迫切的問題是要突破綠化用地的瓶頸,哈市應該結合中心城區的動遷和改造,將大部分區域闢為公園或綠地,要給城市『留白』,不要將所有的黃金地段都蓋上高樓大廈。此外,還要對現有綠地和樹木嚴格立法保護。

  出城口建防護林 老城區鑲綠邊兒

  張本波說,今年,哈市林業部門對中環路環城防護林帶遭到破壞、蠶食的地域進行了新植和補植補造,這是可喜的做法,但還遠遠不夠。建議對城郊生態防護林現狀進行摸底調查,對那些還需補植補造的地域繼續進行大力修復,對那些宜植宜林的荒地、廢棄地逐一統計造冊,建設環狀森林帶,為打造哈市主城區郊外生態防護林體系做好綠地儲備。

  近些年,哈市的攤大餅式城市擴展進程加快,已經破壞了原本就分散零星的城郊防護綠地林地。未來一段時期,『農民變市民、郊區變城區』的趨勢還會繼續推進,這將使處在城郊的苗圃綠地、防護林地面臨著被蠶食、被破壞的可能。因此,建議哈市政府采取規劃,拍賣,從農民手中征用、購買等多種方式,加快生態防護林建設的步伐。目前,可先在多塊城郊林木蔥郁之地建成大型生態森林公園,給哈爾濱老城區鑲上綠邊兒。

  道裡、道外、南崗、香坊四個老城區均有出城通道,位置都在城郊,目前,那裡擁有一定數量面積充裕的宜林宜綠空間。如果能在這些距離城區較近的地域大力栽植生態防護林,不僅可以綠化城市,還能彌補主城區綠化率低的不足,這也是迅速提高主城區綠化水平最易行的方式。

責任編輯:強銳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