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9日訊 文明的城市需要文明的市民來構建與愛護。高寒天兒,我們走路很快,恨不得把自己包裹得只留下一雙眼睛看路,可是在冰城的大街小巷,還有這樣的身影:他們放慢腳步,拿著工具默默地清理著的垃圾。8日,記者采訪了在哈爾濱市街路上作業的環衛工,傾聽他們講述市民給冰城『抹黑』的不文明行為,並呼吁市民愛護城市環境。
痰吐到果皮箱上
環衛工:屈鳳春地點:道裡區地段街
當天哈市最低溫度達到-32℃,10時許,環衛工屈鳳春正在路邊兒擦果皮箱上的痰漬,『冬天只能用乾抹布蘸酒精擦,還得用手指使勁摳。』為了能使上勁兒,屈鳳春不得不摘下手套,『一塊痰得摳十多分鍾。』他說,天兒冷,馬上就凍實了,天天擦天天有,最多時一個果皮箱上有六七處痰漬、鼻涕。
餐廚垃圾滿地撇
環衛工:楊鳳娟地點:道裡區透籠街曼哈頓門前
9時30分許,記者在曼哈頓商廈門前看到,一家賣麻辣燙的小店門口放了一個大垃圾桶,周圍地上和旁邊的果皮箱上滿是已結凍的紅色麻辣燙湯和菜葉。環衛工楊鳳娟說,地上的菜湯得用小鏟一點一點搶,凍在果皮箱裡的菜湯就更難清理了。『有一次,有人把一鍋麻辣燙都倒在地上了,我們兩個人清了兩三個小時。』
髒水潑到花池中
環衛工:郭啟纔地點:道裡區地段街
10時30分許,環衛工郭啟纔和隊友在用小鏟搶花池中黑黃的殘冰,乾了半個多小時,這一個長約2米的花池中的殘冰纔基本被砸碎,郭啟纔用鐵鍬往車裡裝。郭啟纔說,一些臨街商家常把髒水潑路邊進花池裡或樹坑裡。他們在清理殘冰時還要十分小心,生怕鏟壞小樹,每隔幾天就得清一遍。
往雨水井上倒垃圾
環衛工:王力地點:道裡區地段街
臨近郭啟纔的是環衛工王力,他正在刨雨水井周圍的殘冰,他先用鎬頭砸掉大塊的冰,再用小鏟清井箅上的冰。記者看到,雨水井周圍的冰約有20厘米高,裡面還有垃圾,井周圍的冰向路面蔓延了兩三米。王力說,周圍的居民常往這裡倒泔水,刨雨水井比清冰雪還費勁,刨一處兩個人輪換著乾,還得1個多小時。
高空窗外拋屎袋
環衛工:於會地點:地段街38號樓
讓環衛工最難以忍受的就是遇到高空拋屎袋。和王力一起刨雨水井的環衛工於會說,地段街38號樓上有一戶居民幾乎天天往下拋屎袋,有一次還扔到了於會身上。於會說,袋子掉到地上就碎了,濺得到處都是,她得找點土墊著,再用鍬撮起來。如果發現晚了,屎袋就被凍在地上,必須用小鏟一點一點搶。
車外拋物飛滿天
環衛工:劉國發地點:道裡西十六道街和經緯街交口處
9時許,環衛工劉國發正穿過車流,到路中間隔離欄下清掃從車內扔出的碎紙片。劉國發說,車裡扔出的東西被風一吹到處飛,最難掃的是瓜子皮和碎紙片,而且冬天路滑,清理車外拋物成了非常危險的事,有時掃路中間的一片垃圾得花十多分鍾。在道裡區兆麟街保潔的張姓環衛工說,在背街背巷車外拋物的更多。
寵物糞便不清理
環衛工:高鳳霞地點:道裡區麥凱樂廣場
8時30分,環衛工高鳳霞正在用小鏟清理寵物糞便。她告訴記者,一般早上寵物的糞便比較多,天冷都被凍到地上,必須得用小鏟搶,每天早上都得清十多處。哈市道裡清潔大隊一中隊隊長范義說,除了寵物糞便,一些市民在牆根、樹坑便溺,最嚴重的是一面街上的一處綠地裡,每年開春和入冬時都要集中清理一次,每次得調集二三十人的力量,至少得裝兩車,但是這附近就有兩個公廁。
商家把垃圾往街上掃
環衛工:楊鳳娟地點:買賣街(透籠街到田地街一段)
10時30分許,環衛工楊鳳娟正在清掃臨街商家門口的垃圾,有各種商品的包裝袋、食品袋等。楊鳳娟說,這地方商家特別集中,一棟樓就有11個門市,有些商家直接把屋裡的垃圾掃到街上,被行人踩到帶得哪都是,清掃保潔的工作量是其他街路的三四倍。楊鳳娟剛掃了50米,推車裡的垃圾就裝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