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0日訊 加區立足“三個堅持”,集中開展創建生態型花園式“三優”文明新城活動,將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不斷引向深入。連續5屆獲省級文明城區稱號,連續6年獲省級“平安區”稱號,連續2年被授予大興安嶺“三優”文明地區創建先進集體。
這個區堅持高標准設計、高標准建設、高強度保潔的原則,對城市的建築風貌、市政基礎設施、城市綠化、城市保潔進行提檔昇級。去年投入2.5億元,完成了31條街路的新建和昇級改造,並對地下管網、人行步道、店鋪臺階、路面井口同步實施了改造。3年來,投資1.5億元,完成臨街建築裝飾改造樓體115棟、粉刷樓體138棟、亮化樓體279棟。繼續實施森林城市綠化工程,去年新增綠化面積106.88公頃,人均城市綠地面積達到34.15平方米,是國家森林城市的3.4倍,真正實現了林在城中,城在綠中,人在景中。進一步加大城市保潔力度,劃分10個區域分片分級管理,對道路路面實行24小時保潔、20分鍾巡護,做到垃圾清理“四淨、五無、三根到位”,達到一級保潔標准。在加北和白樺兩鄉成立了農村環衛清掃隊伍,實現了城鄉實時保潔全覆蓋。
這個區堅持從嚴格規范市容秩序、交通秩序、施工秩序入手,實行網絡化分區管理。在市容市貌管理上,嚴厲打擊亂堆亂放、亂貼亂畫等“八亂”現象,杜絕了“牛皮癬”,使加格達奇城市連續4年無“牛皮癬”。在規范交通秩序上,開展了一系列的交通秩序集中整治專項行動,重點查處超速行駛、無證無牌上路、亂停亂放、貨車超載和疲勞駕駛等違法行為。出臺規定,禁止所有重型車進入主城區,設有步道板的人行路嚴禁機動車輛停靠,對門市前停車位實行畫線招租,向政府繳納相應管理費。
這個區堅持突出“三抓”創建優良發展環境。在抓群眾文化創建活動上,從每年5月初到9月末,安排所有駐區中省直、地林直和加區247個單位,在城市中心廣場每周至少舉辦2~3場文藝演出,46支群眾性文藝隊伍活躍在社區中,整個城市夏季周周有演出、天天有活動。在抓行業窗口單位文明創建活動上,推行一站式服務,所有行政審批事項實行一門受理、並聯審批、一口收費、限時辦結的“一站式、無障礙”服務;開展了14個部門職能進社區工作,百姓有事在社區和行政服務大廳就可以全部辦理;在政府網站和各社區網站創設了“社區論壇”欄目,今年已答復群眾意見和建議278條,解決群眾反映的實際困難和問題36個。
在窗口單位開展了“創暖心服務,樹滿意品牌”活動,工商、兩稅等窗口部門出臺優惠政策104項、服務措施160條,為招商引資企業和百姓解決實際問題230餘個。在商服行業開展了“文明誠信市場、文明誠信經營者”評比活動,評選出文明誠信市場7個,文明誠信經營者40個。在客運出租行業開展了“興安文明使者”競賽活動,創評出50輛優質服務示范車。在駐區企業中開展了“傾注愛心、服務社會”活動,駐區企業黑龍江興安礦業集團連續2年共出資120萬元,慰問一線環衛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