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理論文章
搜 索
齊齊哈爾大學黨委書記李海紅:大時代大品格與大學教育
2013-01-11 09:24:3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海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大時代、大品格與大學教育

  齊齊哈爾大學黨委書記李海紅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中華民族在歷經了種種磨難之後,正在重新崛起,走向偉大復興的時代。十八大召開期間,胡錦濤、習近平兩任總書記都充滿自信的向國內外宣示,中國共產黨人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可阻擋、不可逆轉地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要我們胸懷理想、堅定信念,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頑強奮斗、艱苦奮斗、不懈奮斗,就一定能在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一定能在新中國成立一百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正在越來越清晰的展現在我們面前。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的實現,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重大而深遠的意義,而且將創造世界歷史的奇跡,在人類發展史上書寫新的輝煌。按照國內外許多經濟學專家、學者的預測,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將在2020年前後超過美國(還有一種判斷是2016年就能超過美國位居世界第一)。按照這樣一個預測,從1949年新中國建立算起,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世界第一,用時71年。從美國工業產值數據來看,美國從1789年首屆聯邦政府成立到實現工業產值達到世界第一這樣的目標,用了105年。美國的工業產值從1860年的第四位上昇到1894年的第一位,用了34年。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從第四位到第一位,如果按照2020年實現世界第一的目標,中國大約只需要15年。這在世界發展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中國共產黨人在舊中國那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面對著那麼多的艱難困苦、內懮外患,團結帶領全國人民,以很短的時間完成了這樣一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確實是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也是在人類發展史上實現了一個重大的突破和創舉。

  讓我們把視線放的更寬廣長遠一些。在人類文明史上,世界多個國家、多個民族都在不同歷史時期創造了不同的燦爛文明,書寫了各自輝煌的篇章。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希臘、古羅馬,都曾開創了人類歷史的輝煌篇章。這些國家和民族在經歷了一段時期的輝煌之後,都因不同的原因走向了沈寂,難以重現昔日的榮光。近現代的大英帝國,憑借著工業革命後的堅船利炮,曾一度打遍天下無敵手,號稱“日不落帝國”。據最近的一個研究資料顯示,英國人沒有入侵過的國家,全世界只有22個。但英國現在在世界上的地位與分量,早已不可與往日相提並論了。只有中華民族在幾乎亡國滅族那樣一種悲慘境地下,又重新崛起,並不可阻擋的奔向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可逆轉的走向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列,這樣的時代,注定要成為世界歷史上、人類文明史上一個全新的偉大的時代。生逢這樣一個偉大的時代,能夠親眼見證、親身經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並為之貢獻自己的聰明纔智和力量,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榮幸和驕傲。

  偉大的時代,總是由具有偉大品格的優秀分子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共同開創和推動的。100多年前的英國學者塞繆爾•斯邁爾斯寫道:品格是成功的決定性力量。一個國家是否偉大並不取決於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決於它的人民的品格。哪一個民族缺少了品格的支橕,那麼,就可以認定它是下一個要滅亡的民族。

  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的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共產黨90餘年的奮斗歷程清晰而又反復地證明,中國共產黨人和她所團結帶領的中國人民是具備這種偉大品格的民族。正因為具備了這種偉大的品格,中國共產黨人纔能在一次次挫折、苦難、失敗,付出了巨大的犧牲和代價後,又一次次重新奮起,取得一次又一次新的勝利,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跡,最終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新生,實現了解放,並不可逆轉地邁向民族的偉大復興。正如習近平所講:“近代以後,我們的民族歷經磨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自那時以來,為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無數仁人志士奮起抗爭,但一次又一次地失敗了。中國共產黨成立後,團結帶領人民前赴後繼,頑強奮斗,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品格,主要表現在其擁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情懷。中國共產黨人擁有大志向。早期的中國共產黨人,目睹感受了中華民族最屈辱悲慘的時刻,從小便懮國懮民,立志救國救民。他們奮發讀書,苦苦求索,探尋強國富民的有效途徑。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列主義!中國共產黨人最終堅定地走上了一條馬列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正確道路。共產黨人的大志向就是要挽救我們這個民族,挽救我們這個國家,解放全中國的人民!無數的共產黨人,始終懷抱著這樣的志向,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信念,革命理想高如天硬如鐵,堅如磐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前僕後繼,英勇奮斗,“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孫中山創建的國民黨,早期也是抱有救國救民理想的,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進程中也曾起到過積極的促進作用。到了蔣介石時期,便完全喪失了原有的追求和正確的方向,走到了人民大眾的反面,其走向失敗也就成為了歷史的必然。在理想、信念、志向上,國民黨人與共產黨人有著天壤之別。蔣介石自稱是孫中山的忠實信徒,信仰三民主義。跑到臺灣後,還大講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實質上,他的這個信仰僅僅是掛在口頭。到了後期,蔣介石更是隨著一個女人信了基督,皈依了天主、天父。其下面那些大大小小的官員、軍閥,就更談不上有什麼信仰,完全是為了個人的利益割據一方,互相爭斗。共產黨人所擁有的大志向,確保最終戰勝了原本遠比自己強大的多的國民黨統治集團,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中國共產黨人擁有大智慧。中國共產黨人擁有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每當危機時刻,共產黨人總是能夠展示大智慧,運用大智慧,克服各種艱難困苦,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奪得最後的勝利。這樣的例證,在我黨的奮斗歷史中比比皆是。從轟轟烈烈的大革命遭到失敗,共產黨人從血泊中站起來,擦乾身上的血跡,重新團聚起來,繼續戰斗,開闢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新局面;到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被迫實行戰略大轉移,喪失中央蘇區等大片革命根據地,經過艱苦卓絕的二萬五千裡長征,最終到達吳起鎮,重新開創團結抗日的新局面;再到八年抗戰,建立全國的統一戰線,堅持持久戰、游擊戰,不斷開闢敵後根據地,最後戰勝了日本鬼子,將窮凶極惡的侵略者趕出中國大地;直至解放戰爭,組織動員並緊緊依靠廣大的人民群眾,以小米加步槍,戰勝了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百萬大軍……所有這一切,無不顯示出、閃耀著中國共產黨人偉大智慧的光芒!

  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是從哪裡來的呢?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是腦袋裡固有的,不是坐在辦公室裡苦思冪想拍腦門子拍出來的,不是捧著古書死讀書讀死書讀出來的,不是出國學幾天弄個似是而非的洋教條洋理論扒出來的,也不是請個洋顧問洋專家指導指揮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完全是依靠人民群眾的聰明纔智和創造發明,依靠刻苦不懈的學習、思索、實踐,再學習、再思索、再實踐,不斷地循環往復得出來的,人民群眾是真正的智者,實踐出真知!

  革命戰爭時期,有一個著名的二十八個半布爾什維克,其代表人物叫王明,他是當時所謂的馬列主義理論專家、權威。在他僵化教條的領導下,中國革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挫折。第五次反圍剿的時候,博古等盲目崇拜和迷信洋人,請來了當時大名鼎鼎的伏龍芝軍事學院畢業的洋顧問李德,將軍事指揮大權完全交給了這個所謂的外國軍事家,幾乎葬送了中國革命。歷史的經驗教訓是如此的觸目驚心,值得我們認真深刻地反思!革命時期如此,建設時期、改革發展時期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在有些領域,有些時候,我們有人弄個“洋教授”、“洋博士”回來,生搬硬套“洋理論”,指手畫腳,脫離實際瞎指揮,直接危害了人民群眾的利益,破壞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我們一定要吸取教訓,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始終注重把國外的先進理念和經驗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始終相信群眾,緊緊依靠群眾,充分的調動和發揮群眾的主觀能動性和聰明纔智,尊重並發揮群眾的首創精神。

  毛澤東等老一輩共產黨人在這方面給我們做出了表率。早年的毛澤東非常注重調查研究,而且能夠真正深入到基層,沈到最底層,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進行調查研究。中國革命走向成功,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理論創造,就是走農村包圍城市這樣一條道路。毛澤東是這個理論的主要創造者。但是,當年毛澤東也不是一下子就找到了這樣一條道路的。據史料介紹,惲代英1923年曾給毛澤東寫信說,我們也可以學習陶行知到鄉村去搞一搞,毛澤東當時答復說:“現在城市的工作還忙不過來,怎麼顧得上農村呢?”1925年,黨的四大在上海召開,毛澤東沒有參加,也沒有被選進中央局。這段時間他攜楊開慧及毛岸英、毛岸青兩個孩子回到韶山,這給了他在農村實踐中了解並從事農民運動的機會。從此,毛澤東實現了從領導工人運動向領導農民運動的轉變,並開創了農村包圍城市的新局面。這充分說明了共產黨人的智慧是在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的革命實踐中得來的。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也非常注重調查研究,他能夠沈到中國的最底層,了解中國最真實的情況,聽到中國老百姓最真實的聲音,清楚地認識到貧窮不是社會主義,落後就要挨打,對中國的前途和道路進行了認真深入地思考,提出並全力推進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偉大事業,將中華民族的發展引上了一條正確的道路。

  中國共產黨人擁有大情懷。榮獲第21屆電視金鷹獎的電視紀錄片《老鏡子》,非常生動感人的向我們展示了共產黨人所擁有的偉大情懷。1928年大年三十,年輕俊美的池煜華與李纔蓮拜堂成親。三天後,李纔蓮就去縣城參加了革命。臨行前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男兒有志事欲成,當學鴻雁遠飛行。似水柔情何足戀,寧捨嬌妻去革命。”期間,池煜華與丈夫僅有幾次短暫相處,最後一次見面,李纔蓮傾其所有,為愛妻買了一面鏡子,說:“你等我,十年不行,二十年;二十年不行,三十年,四十年……革命成功了,我一定回來接你。”這一別,成為兩人的永別。1935年,時任蘇區少共中央分局書記的李纔蓮在一次戰斗中犧牲,年僅23歲。池煜華堅信丈夫不會死,守著那面老鏡子,等了愛人70多年,一直堅守到95歲靜靜地離開人世。

  這段故事首先感動我們的是池煜華,那是一位多麼偉大的中國女性,美麗、純真、忠貞、堅強,感天動地!這段故事更讓我們體會和認識到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的偉大情懷。李纔蓮新婚三天就出去革命,臨行前給心愛的妻子寫下了感人肺腑是詩句,分別時又留下了深情的信物,說明共產黨人既有堅強的一面,錚錚鐵骨,堅如磐石,同時又有柔情似水的一面。我們可以看出,作為一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年輕男子,當時的李纔蓮對妻子十分疼愛,戀戀不捨。但是他能夠為了大家捨小家,為了大愛捨小愛,義無反顧的投身到解放中國人民的偉大事業中,不僅捨棄了自己的愛情、家庭,直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這是多麼崇高的一種境界,多麼偉大的一種情懷!毛澤東把這種境界、情懷,稱之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將此上昇為全體共產黨人的根本宗旨。無數的共產黨人胸懷這樣偉大的宗旨,心裡始終裝著人民,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為了人民的事業捨生忘死,不懈追求。十八大報告強調指出,必須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據統計,報告中145次講到“人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這明確的宣示了新一代共產黨人將學習繼承老一輩共產黨人的偉大情懷,並將在新的時期發揚光大,這是全體中國人民的福音,這是整個中華民族的福音!

  共產黨人的大志向就是要救國救民,強國富民,讓中國人民翻身解放,過上幸福美滿的小康生活,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最終實現共產主義。中國共產黨人擁有的是大智慧,而不是小聰明。共產黨人總是能夠展示大智慧,運用大智慧,克服各種艱難困苦,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奪得最後的勝利。共產黨人的智慧來自於人民群眾的聰明纔智和創造發明,是在刻苦不懈的學習、思索、實踐,再學習、再思索、再實踐,不斷循環往復中得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的大情懷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人民的利益至高無上,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為了人民可以犧牲自己的一切。擁有大志向,纔能不動搖;擁有大智慧,纔能不折騰;擁有大情懷,纔能不懈怠。中國共產黨人的偉大品格,確保了我們以往的勝利和成功。我們確信,擁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情懷的當代共產黨人,必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的領導下,繼承發揚光榮傳統,堅持人民的主體地位,緊緊地依靠人民,密切地聯系人民,緊密地團結人民,戰勝未來征程途中所面臨的各種嚴峻挑戰與考驗,克服一切艱難險阻,走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大學要擔當起培養具有偉大品格的一代又一代新人的責任與使命。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擔子,歷史地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身上,需要一代又一代具有偉大品格的優秀兒女不懈地努力奮斗。培育青年人偉大的品格,大學義不容辭,這是我們的歷史使命和職責所在。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教育我們的學生具有偉大的品格,是完成高等教育根本任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教育好我們的學生,首先要了解我們的學生。齊齊哈爾大學的學生是中國最朴實無華家庭中最朴實無華的孩子,他們雖然考分不高,但天資、稟賦、素質都不差,同樣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同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他們都有著積極向上的進取心,都渴望成纔,要力爭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素質和能力,為將來走上社會、奉獻祖國奠定紮實基礎。對此,我們一定要有清醒、正確地認識,做到因材施教,讓他們學有所成,能夠在未來五年、十年、二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的進程中找到位置,有所作為,建功立業,成為共和國的基石、民族的脊梁和社會的中堅,在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改變自己個人與家庭的命運,突破階層固化與利益固化,成為維護國家穩定與秩序的基礎性力量。


  我們要把我們的學校辦成對學生最好的大學。我們學校地處邊疆省份的西部地區,屬於省屬地方院校,很多條件無法與“985”、“211”等名牌大學相比。但是有一條我想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那就是把我們的學校辦成對學生最好的大學。做到這一點,不需要投入更多更大的物力和財力,需要投入的是我們對這些孩子的滿腔熱情,需要投入的是我們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使命感,需要投入的是我們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需要投入的是我們的良心、愛心、細心、耐心。我們每個人都要樹立起這樣的意識,都要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小事做起,從日常做起,善待每一位學生。我們的老師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教學,我們的輔導員班主任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呵護,我們的乾部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管理,我們的後勤職工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服務,我們保衛人員要為學生提供最好的安全保障等等。我們學校的校風叫做“大愛、大道、大學”,首先是講大愛,愛國家、愛民族、愛人民,愛校如家、愛崗敬業,對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最重要的是要體現在愛學生愛孩子,愛生如子,用我們的大愛去感染孩子、教育孩子、培養孩子。

  我們要為學生成長成纔創造良好的環境氛圍。齊齊哈爾大學坐落在嫩江之濱、勞動湖畔,是一所濱水親水的美麗環湖大學。我們要在近幾年文化校園建設的良好基礎上,努力把學校建成放飛理想的高地,學生說的好,“選擇了鶴城,就選擇了飛翔”,我們要讓學生感到,來到齊大,就會插上奮飛的翅膀,就能找准飛翔的目標,就能夠順利的起飛,飛得更高、更遠、更好,飛向祖國的大江南北,四面八方;把學校建成仰望星空的淨土,我們學校的自然環境、生態環境良好,稱得上天藍、地綠、水淨,完全具備讓我們靜下心來仰望星空的條件,我們要靜下心來思索,靜下心來鑽研,靜下心來教書育人;把學校建成創新創業的平臺,要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學生樹立創新創業的意識,掌握創新創業的知識和技能,讓他們能夠自主的創業、創新和創造;把學校建成詩意棲息的家園,易中天曾寫過一篇關於廈門大學的文章,他對廈門大學的第一印象就是家園感,他認為廈大就像一個家園,師生員工就像家人一樣親切融洽的生活在一起,我們大學也有這樣的氛圍,我們要繼續努力營造這樣的氛圍,使我們的大學成為一個充滿詩意的家園,和諧、融洽、優雅、溫馨,讓大家都充滿了家園感、歸屬感,使我們的學生能夠在其中愉悅的生活,快樂的學習,健康的成長。

  我們正處在一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時代需要具有偉大的品格的人民來推動,偉大品格的培養、塑造要依靠大學教育來實現,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培育一代又一代具有偉大品格,具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情懷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我們大學光榮而神聖的使命,是我們所有大學人義不容辭的責任。要培養具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情懷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我們這些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具有大志向、大智慧、大情懷。讓我們切實加強自我修養,努力向著這樣的目標邁進吧!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