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1日訊 市人大十四屆二次會議和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相繼閉幕。截至昨天,代表和委員分別提交了931份建議和667份提案,從市民的醫、食、住、行,到城市的改、建、管、控,涉及諸多方面。梳理這些建議與議案,很多詞語出現了幾十次甚至上百次,這些熱詞反映出他們關注的視角,更反映了市民的心聲與期待。為此,我們盤點出“兩會”十大熱詞,從另一個視角觀察“兩會”。
“兩會”上,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和提案傾情民生。本報記者 張大巍攝
熱詞1安全出現頻次:200餘次
市人大代表宋貴森:2010年9月開始,工信部要求在全國范圍內實施手機卡實名制,但兩年多以來,通過匿名卡發出的垃圾短信或詐騙短信仍層出不窮,通信監管部門應負起責任,加大檢查力度,給公眾一個安全放心的通信環境。
通信安全、交通安全、醫院安全……代表和委員的建議和提案涉及有關安全環境的方方面面,他們說,和諧舒適的生活環境,不僅要吃得好、穿得暖,更需要全方位的安全感。
熱詞2交通 出現頻次:200餘次
市政協委員程岩:二環路康安路、和興路段上下橋匝道嚴重超負荷運行,堵車已經成為常態,建議交通管理部門根據交通流量數據,科學合理地疏導交通,或關閉二環路和興路下橋匝道口。
設計時速80公裡的道路,高峰時段最快速度纔20公裡/小時,平時30分鍾的回家路,要走1個多小時。從路網規劃建設,到動靜態管理,交通問題成為代表和委員關注的熱點,他們建議:打通更多斷頭路、調整紅綠燈……
熱詞3出行 出現頻次:170餘次
市人大代表方貽春:2012年12月17日上午,在大成街站等91路公交,等了42分鍾纔上車;同日16時在安發橋站等25路公交,30分鍾還沒有車。
打不到出租、等不到公交,市民出行難引起代表和委員極大關注,他們建議:嚴懲拒載、挑客,建立電話叫車,闢建公交專用道,讓公交暖起來。
熱詞4學生 出現頻次:100餘次
市政協委員宋學金:全市中小學生校服應縫制反光條。進入冬季,中小學校門前路段車輛擁擠嚴重,加之夜晚行車視線不好,中小學生上學、放學面臨嚴重安全隱患。如果在校服上縫制反光條,能夠提醒司機注意避讓,預防交通事故發生。
讓孩子能安心上學放心回家,讓孩子吃上可口午飯坐上安全校車。從幼兒園到大學,從上學路到找工作,代表、委員對學生十分關心,他們建議,給學生一個健康、安全的生活環境和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
熱詞5食品 出現頻次:90餘次
市人大代表趙洪濤:提高百姓食品安全意識,普及有機蔬菜概念和知識,滿足日常健康飲食需求;推廣有機蔬菜種植基地,融合社會資本參與,政府給予一定的優惠政策,建立一批生產、加工和配送的基地。
從鋤頭到飯碗,代表和委員有關食品安全的建議很多,在源頭上,科學布局和管理,種植優質的糧食和蔬菜,在餐桌上,采取嚴厲措施,管控好各種食品添加劑的使用,管控好制作流程和衛生環境。
熱詞6停車 出現頻次:80餘次
市政協委員雷南偉:隨著市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私家車越來越多,停車難問題凸顯。有些小區將公共區域劃為收費停車場,侵害了公眾利益。
汽車越來越多、停車越來越難,一邊是停車位供給存在較大缺口,一邊是各方“圈地”自用或非法牟利。對此,代表和委員呼吁,政府須更加重視停車難的問題,不僅要加大停車位的供給,還要從充分利用空間的角度考慮,打破各種圈佔壁壘,避免因停車難而影響城市形象。
熱詞7供暖 出現頻次:67次
市人大代表鄭微微:要提出我市供暖方式改革具體時間表,加快推進我市采暖期熱能計量方式改革,爭取兩至三年內實現全市采暖期按入戶熱能繳納采暖費用,盡快改變熱力供應企業與居民權利義務不對等的局面,徹底解決供暖問題。
極端天氣下,供熱企業和供熱設施經受著考驗。不能讓市民住在冷屋子,合理確定供熱計量與收費標准,明確供熱費滯納金依據……每年的“兩會”,供暖是代表和委員關注的不變話題。
熱詞8看病 出現頻次:60餘次
市政協委員梁崇:看病難、看病貴現象,暴露了現有醫療服務能力的不足,建議降低民營資本進入醫療領域的門檻,簡化審核程序。同時,出臺相關政策,對不合格的民營醫療機構引入退出機制,淨化醫療機構服務。
兒童醫院太少、醫保繳費過高……看病難、看病貴一直是代表和委員持續關注的重點問題,他們建議,幫助更多人參加醫保,合理配置醫療資源,降低看病就醫負擔。
熱詞9養老 出現頻次:50餘次
市政協委員徐月珍:近幾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養老機構的政策,但由宏觀層面向操作層面轉化缺乏必要的具體設計,一些地方和部門對國家與省提出的優惠政策兌現落實得不好。在土地出讓劃撥、民辦公助、水電氣優惠等方面應該制定更為詳盡的法規政策,並嚴格監督執行。
老齡化社會從一種發展趨勢正式步入現實,帶來了一系列急需解決的問題,拖不得,慢不得。代表和委員集中關注了養老機構建設、養老體系建設等問題。
熱詞10綠化 出現頻次:50餘次
市人大代表吳玥:在綠化建設中,要以種樹為主,科學配置綠化種類,不能盲目將非苗圃中的大樹移植到城市綠地中搞園林綠化建設,不能犧牲樹木原生地生態環境營造城市園林綠化,科學綠化、人本綠化是城市綠化建設的當務之急。
鋼筋水泥的“森林”城市中,市民需要盎然的綠色,一個真正意義的森林城。在建議和提案中,從植樹、種草,到樹種選擇,再到如何維護,代表、委員希望滿城盡披“綠紗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