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去年我省49人捐獻眼角膜 106人重獲光明
2013-01-12 11:22:52 來源:生活報  作者:霍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12日訊 1月4日,家住大慶的胃癌患者張躍靜靜地閉上雙眼,走完了自己53年的人生歷程。在愛人和兒子的幫助下,張躍實現了生前捐獻眼角膜的遺願,成為我省今年首例眼角膜捐獻者,他的大愛也為兩名患者送去了光明。近日,記者從黑龍江省眼庫了解到,去年我省共有2000人登記捐獻眼角膜,49人完成眼角膜捐獻,106人重獲光明,與2011年的捐獻情況基本持平。

  49名捐獻者讓大愛溫暖人心

  11日,記者來到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黑龍江省眼庫就設在這裡。多年從事眼角膜捐獻工作的省眼庫工作人員岳超英告訴記者,每一個眼角膜捐獻者的背後都有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們的大愛之舉一次次讓她的心靈受到震撼。

  我省去年最年長的眼角膜捐獻者是83歲的李成?老人,家住哈市的李成?生前曾是一名教師,他很早就有捐獻眼角膜的想法,在得到兒女的支持後,老人在去世前一年簽訂了眼角膜捐獻志願書。去年12月23日,李成?老人因病去世後,兩個子女遵從父親生前遺願,立即聯系了省眼庫的工作人員,兩名年輕的眼病患者在成功移植入李成?老人的眼角膜後,重新獲得了光明。

  大慶早產兒優優出生時體重只有2.7斤,早產導致優優患上了支氣管肺炎,從出生起,優優就一直在接受搶救。在出生第63天時,優優還是離開了人世。在孩子彌留之際,年輕的父母毅然決定,把優優的眼角膜捐獻出來給需要它的人,幫助那些處在黑暗中的患者重獲光明,也希望優優的生命可以得到另一種延續,優優也因而成為我省“最年輕”的眼角膜捐獻者。

  1.5萬名眼病患者望“眼”欲穿

  據省眼庫主任、哈醫大一院眼科醫院劉平院長介紹,近些年來,隨著宣傳力度的加大,來省眼庫登記捐獻角膜的人越來越多,僅去年省眼庫就接待了2000餘人登記,49人成功實現眼角膜捐獻,106人重獲光明。

  劉平說,目前我省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達3萬餘人,這些患者中有50%的人是可以通過眼角膜移植重獲光明的,但由於眼角膜捐獻數量很有限,每年僅有百人左右能通過眼角膜移植重獲光明,這1.5萬名眼病患者只能在黑暗中苦苦等待,目前僅在省眼庫預約等待眼角膜移植的患者就有百餘人。

  岳超英清楚的記得,她曾經接待過一名因患眼角膜疾病致盲的老人,老人激動地對她說,自己生前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夠重見光明,每天在黑暗中生活實在太痛苦了。然而就在終於等到了合適的眼角膜時,老人已經去世了。岳超英說,那一刻她心中的遺憾無法用語言形容。

  眼角膜捐獻有待打破傳統觀念

  “長久以來,由於受傳統觀念的束縛以及對眼角膜捐獻的不了解,造成眼角膜捐獻工作開展的困難。”劉平院長說,臨床上常常遇到一些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在詢問他們為什麼不早點來醫院接受眼角膜移植時,這些患者普遍認為,眼角膜移植需要十幾萬或更多的錢,他們根本承受不起。“其實這是一個誤區,一般的眼角膜移植手術一萬左右即可,新農合報銷後,患者承擔的費用只需幾千元。”劉平院長說,現在仍有很多人對眼角膜捐獻知識一無所知,以為捐獻眼角膜就是要挖眼球,其實摘取角膜後工作人員會為捐獻者安裝義眼,從外觀上根本看不出來。另外,由於受中國傳統觀念的束縛,有的志願者本人同意身故後捐獻眼角膜,但是家屬不同意,或者當時同意了最後臨時反悔,這樣的情況屢有發生。

  劉平院長告訴記者,眼角膜移植分為穿透性角膜移植、角膜內皮移植以及角膜板層移植三種,通過眼角膜移植不但可以使因眼角膜疾病致盲的患者重獲光明,同時也可用作治療角膜白斑等眼部疾病,此時一個人捐獻的角膜就可以同時使多名眼病患者受益。劉平院長說,打破眼角膜捐獻發展的瓶頸,有待於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走出眼角膜捐獻在認識上的盲區,這需要普通市民和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眼角膜捐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