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1月12日訊 節前和節日期間往往是電信詐騙和網絡詐騙多發時段,各種詐騙手段層出不窮,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對於犯罪分子來說,低成本、高回報是電信詐騙及網絡詐騙的共同特點,也是他們不惜鋌而走險的主要原因。黑龍江省公安廳就社會上出現的10種電信網絡詐騙手段做了總結,以警示和提醒市民,希望能夠引起市民的高度警覺。
騙局 微博留言中獎
騙子發郵件謊稱“您有一份禮物未查收”,同時還附有網址。一旦點開網址就會彈出一個提示框,告知市民是系統抽選的中獎用戶,獎品為電腦或幾萬元的現金等,誘騙市民匯款。對此類詐騙案件最好的辦法就是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輕信、不貪心。
騙局 賣特價機票
騙子假冒機票訂購網站,客戶撥打網站客服電話訂票時,騙子稱不支持網上支付,不久自稱代銷點的業務代表來電,詢問客戶是否要買機票,如得到肯定答復,要求客戶轉賬。
騙局 盜QQ號冒充熟人
騙子使用黑客程序破解用戶密碼,然後冒名頂替QQ好友借錢。需要您特別當心的是一些冒充熟人的網絡視頻詐騙,犯罪分子通過盜取圖像的方式用“視頻”與您聊天。遇上這種情況,最好先與朋友通過打電話等途徑取得聯系,防止被騙。
騙局 刷卡透支消費
騙子通過短信提醒手機用戶,稱該用戶銀行卡剛剛在某地大額刷卡消費,如有疑問可致電諮詢。在用戶回電後,騙子假冒銀行客服及民警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更改數據信息操作,逐步將市民引入“轉賬陷阱”。
騙局 可復制手機卡
騙子發送短信稱可以復制他人手機電話卡,並提供賬號要求匯款。這類詐騙手段主要是迎合了極少數人的不健康心理或家庭矛盾、夫妻矛盾、同事與公司之間的糾紛等特殊因素。一旦與其接觸,如果不匯款就會被以揭發相威脅達到詐騙目的。
騙局 無擔保長期貸款
騙子通過手機信息或網站發布信息,稱能提供免擔保長期貸款,如果您與之聯系,騙子會聲稱貸款必須先付保證金或者部分利息,並要求您先打一筆“企業驗資款”在賬戶上,證明企業的還款能力。
騙局 網站設套釣魚
騙子會在購物網站放置精美的商品低價出售,然後在一旁設置各大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網站圖標,當您點擊後,就進入了跟上述機構一模一樣的假冒網頁,騙子先是盜取網銀賬號和密碼,然後盜取錢財。另一種方式則是放置一些明顯低於市場價的熱門產品或者高薪招聘人員,讓您通過網上銀行匯款進行詐騙。
騙局 醫保卡被盜用
騙子自稱是醫保局的,謊稱醫保卡發生異常,需要凍結,詳情按0。接電話的騙子稱其醫保卡被他人重新辦理後大肆購藥。如需申訴,騙子自稱可幫忙將電話轉到公安局。隨即被告知不僅醫保卡被冒用,其涉嫌洗黑錢,現有銀行賬戶不安全,要求轉賬。
騙局 保險分紅返款
騙子撥打市民電話,冒充保險公司員工,稱市民保險分紅到期,需持銀行卡到ATM機上操作,通過電話指揮市民在ATM機英文界面轉賬,騙取事主錢財。此種詐騙手段屬於電話退稅類詐騙的衍生。
騙局 收到“毒品包裹”
騙子打電話或發短信給市民,告知其有一個包裹未派送,要求打電話核實。市民按照所留電話查詢時,詐騙犯罪分子就假冒郵局稱包裹涉嫌違禁品,比如“有毒品”,接下來,冒充警察稱市民卷入毒品交易、銀行卡非常危險等進行恐嚇,操控市民轉賬匯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