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1月14日訊 一場大降溫之後,市民著實感受到了寒冬的威嚴。12日,記者走訪市場時發現,受寒冷天氣等因素影響,市場上的蔬菜價格較之前每斤上漲了0.2元至0.5元。
超市及農貿市場顧客增多
當日11時許,不少市民離開五環超市時,手中都拎著大包小包的蔬菜。“以前上午可沒有這麼多人,這兩天的顧客明顯增加。”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購買多以新鮮的綠葉蔬菜為主。
由於連日來氣溫驟降,多數市民都選擇溫暖的環境購物,所以超市、農貿市場購物的市民越來越多。在三利農貿市場購物的薛女士告訴記者,現在的人都追求享受,在室外寒冷的條件下,肯定沒有心思選購商品,因而超市、農貿市場就成了市民購物的主要選擇。
蔬菜價格日益走高
“天冷了,准備多買些菜儲備著,一是不來回跑,二是怕這兩天菜價還會漲。”正在市場選購青菜的李大娘告訴記者,元旦以來,菜價就陸續上漲了。
一位攤主說,寒冷天氣的到來,使得蔬菜價格走高,“平時最便宜的大白菜漲至每斤近1元,茄子每斤漲到5.5元,葉菜類、瓜豆類近期漲幅尤其明顯。”與外進菜相比,地產土豆價格等較為穩定。
運輸成本、季節因素帶動菜價上漲
為何菜價會出現這樣幅度的上漲?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去年12月份以後,菜價上漲主要跟天氣有關,每降一次溫,菜價就會漲一點。由於今冬全國各地的天氣普遍寒冷,所以導致露天菜產量下降,而大棚蔬菜和反季節蔬菜,隨著光照減弱,成熟周期變長,使蔬菜進入緩熟期,上市量有所減少,再加上大棚的保溫膜和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所以菜價開始上揚。
另外,我市的新鮮蔬菜多是從山東、遼寧等地運輸過來的,北方頻繁降雪不利於蔬菜運輸,致使運輸成本上漲,也導致了蔬菜價格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