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民生黨建托起百姓福祉——哈爾濱市平房區開創基層黨建新模式
2013-01-14 09:43: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麗平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14日訊 『十八大報告要求,全面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其中有許多理念都與我們已經做了四年多的黨建實際工作相契合,這更加堅定了我們堅持做下去的決心。』哈爾濱市平房區委組織部副部長劉偉談到哈市平房區的黨建工作時一臉欣慰,上級黨組織要關心下級黨組織、黨組織要關心黨員、以及黨的建設要為民、務實、清廉等要求正是他們一直以來已經做的和正在做的黨建工作。

  四年多黨建工作的堅持換來的是黨群關系的日漸密切、基層黨組織的民心所向、居民爭相在社區入黨等一系列欣喜的成果。

  突破: 『黨建』活動變行動

  『韓書記,我想入黨,請黨組織給我一個機會,我一定不辜負黨的信任,給組織爭光……』,剛從入黨積極分子家庭走訪回來的哈爾濱市平房區公園社區黨總支副書記韓波,一進辦公室便碰上了前來社區要求入黨的居民。

  『現在主動來社區積極要求入黨的居民越來越多,光我們公園社區手裡就有百餘名黨員和三十多名入黨積極分子,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的增多,這在以往是難以想像的。』提起居民社區入黨的事,從事黨務工作十多年的韓波十分興奮。

  哈爾濱市平房區從2008年開始全面推行黨建工作。『最初黨建工作開展有其特有的迫切性:平房區先有廠後有區,一個大廠相當於一個社會,區與廠往來甚少,區廠關系亟待破解;加之基層組織煥散,居民思想、價值取向多元化,許多人有事不找組織,而是找親朋好友幫忙,黨組織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弱,這讓大家十分擔心』哈爾濱市平房區政協主席王平說道。為解決這一問題,平房區委在充分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提出了『區廠聯動,和諧共建』活動;圍繞『共同改善社區環境、共同加強治安防范、共同開展文體活動、共同幫扶弱勢群體』等主題,實行活動領導小組統一領導下的輪值制度,初步探索出了一條社區黨建工作的新模式。

  一改以住節假日纔有的熱鬧活動,平房區的黨建工作開始撲下身子深入調查研究,最終將突破口選定在『基層』這個『點』上,通過一系列黨建行動,讓所有黨員將服務群眾的著力點定位於基層一線,摸索出立體化基層黨建模式,還原了『血肉相融』的黨群關系,讓所有黨員在幫扶解困,為群眾辦實事上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從而進一步密切黨群關系。

  探索: 『黨建』網絡全覆蓋

  上午11點,送走了最後一名『學生』,忙了一上午的新偉街道居民喻永斌終於可以歇會兒了。

  現年46歲的喻永斌下崗後,學了一門編織的手藝,但因為資金有限,收入十分微薄。2008年,平房區全面推行黨建工作,在『地毯式』地大走訪中,黨員和乾部深入到每一戶居民家中了解情況,有針對性的為百姓解決實際困難。『也是在那時,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了喻永斌,再了解過具體情況後,社區和街道決定支持他創業,四處為他跑貸款,並最終為他爭取到了10萬元的貸款』韓波說,現在喻永彬開了一家『奇特思手工編織』店。

  從那時起,為了感恩回報各級黨組織對他的幫助,喻永彬開始常年免費向轄區無業人員義務傳授手工編織技術。特別是對一些殘疾人,他還上門去教編織手藝。現在喻永彬的『奇特思手工編織』的項目在不斷拓展,最近他還買了一輛面包車,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觀。

  『生活上的變化讓我思想上也有了很大變化,看到黨組織給身邊的人帶來的幫助,我的心也一步步向組織靠攏,去年10月我還光榮的加入了黨組織,接下來的日子,我還會盡我所能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喻永彬堅定的說。

  目前,平房區現有黨員19676人,在職黨員11165人,退休黨員8511人。其中,區機關事業單位1804名黨員中有1527名已在社區黨組織報到,大幅度壯大了基層黨組織隊伍。不僅在社區裡,平房區的黨建工作還做到了樓道裡,黨員到社區報到後,區屬自管黨員達到50名以上的,社區黨支部昇格為社區黨總支,下設若乾個樓院黨支部,每個樓道分別建立『黨群溫馨小組』。目前,整個區已成立黨群溫馨小組3244個。

  此外,平房區創建的黨員5+2模式和8+16管理模式,一舉改變了過去『一周5個工作日、一天8小時是黨員』的格局。用哈爾濱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平房區委書記劉忻的話說,現在的平房區真正做到了每個群眾都有黨員關心、每個黨員都有基層組織關愛、每個黨的基層組織都有上一級組織關懷的責任機制,形成黨建網絡全覆蓋。

  收獲:黨群共譜新華章

  都說拆遷是『天下第一難』,但哈南工業新城的征遷工作卻較比順利,從2010年大規模征拆開始,10個村屯的整村拆遷,涉及40平方公裡的土地面積及1萬多戶村民,卻沒發生一起群體性事件,創造了哈爾濱征拆歷史上的奇跡。

  『天下最難的事不難了,歸根到底緣於我們做的黨建工作,構建起了百姓和黨之間的連心橋,正是因為有了百姓對黨的信任,大家纔能心往一處使,共同建設美好家園。』劉忻一句話便道出了哈南征拆的秘訣。

  劉家全是張家店村的一名黨員,他所在的村在哈南業新城建設中成了第一個拆遷的村屯,也有留戀和不捨,但為了配合新城建設,他帶人第一個拆了自己的家。

  『站在百姓的角度,盡可能的讓百姓的利益最大化,是每個參與征拆的工作人員中始終堅持的原則』新偉街道辦書記王凱燕回想起她參與過的征拆時說到,讓百姓搬走不是目的,她們要做的是換位思考,動員拆遷時,她們不是硬邦邦的說教,而設身處地的幫百姓分析,選擇哪種補償方式會讓百姓更受益。

  慢慢地,深入走訪,設身處地為百姓謀實惠的行為換來了百姓認可,對黨組織的信任,讓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建設美好家園的隊伍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