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3日訊(記者 王蕊)13日,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校長匡海學教授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該校為第一承擔單位的國家973項目《基於利水功效的中藥藥性理論研究》正式啟動。據悉,這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首次成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單位,標志著學校研究團隊進入前沿基礎研究的國家隊行列。
項目啟動現場。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匡海學教授介紹項目內容。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中藥藥性理論是中醫藥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中醫藥特色的突出體現,是對辨證論治的臨床用藥經驗的高度概括,內涵豐富而復雜。中藥藥性理論包括四氣五味(性味)、歸經、昇降浮沈、毒性等,其中,中藥性味理論最為重要,是中藥藥性理論的核心。《基於利水功效的中藥藥性理論研究》項目致力於闡明中藥性味理論的科學內涵,對於促進中醫藥學發展、豐富中醫藥理論內容,創新中醫藥學術思想,指導方劑配伍、合理用藥、改善藥物研制、提高臨床療效,更好地發揮中醫藥在衛生醫療保健中的特色優勢,解決中醫藥現代化研究、產業化發展、國際化推進中的關鍵問題等具有重大的意義。
據匡海學介紹,《基於利水功效的中藥藥性理論研究》項目圍繞首席科學家提出的中藥性(氣)味科學內涵的新假說,緊扣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2013年重要支持方向——基於傳統功用的中藥藥性理論關鍵科學問題,選擇具有利水功效的一類中藥為研究對象,采用項目組構建的中藥性味可拆分性、可組合性研究模式,結合中醫藥傳統研究方法和包括系統生物學和網絡生物學在內的現代科學研究方法,深入開展中藥性味、歸經、功效以及臨床應用等中藥藥性理論研究。預期通過研究闡明目標中藥的藥味、藥性科學內涵,總結探索歸經的內涵或規律;明晰這些中藥利水功效的特點與適應證,為臨床遣藥組方、提高療效奠定理論基礎;發現並研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符合臨床治療重大或疑難疾病需要的創新醫院制劑及創新藥物。並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凝練與中藥性味理論研究相關的新概念,完善適於中藥復雜體系與特點的,能對藥性、藥味與歸經科學內涵進行科學解析的中藥性味理論研究新方法、新模式,為中藥藥性理論研究提供新的方法學平臺。
據悉,973計劃(含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的全稱是“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於1997年設立,是以國家重大需求為導向,對我國未來發展和科學技術進步具有戰略性、前瞻性、全局性和帶動性的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的主要任務是解決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中的關鍵科學問題,在世界科學發展的主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始性創新成果。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發展”,國家973計劃設立中醫理論專題,對於促進中醫藥理論的創新和發展、中醫藥科學內涵的系統闡釋以及適合中醫藥學術發展的方法學建立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