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訊 7日以來,我國中東部地區相繼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多個城市污染值破表。13日,在國家環保部發布的120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哈爾濱排行第14位。昨天16時,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發布系統監測數據顯示,11個監測點中,8個現“嚴重污染”。
圖片數據來自哈爾濱環保網。
大霧襲冰城,多監測點現“嚴重污染”
13日,在國家環保部發布的120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中,污染指數達到或接近500的城市有4個,其中石家莊、邯鄲、保定污染指數達到500,北京為498,哈爾濱排行第14位,空氣污染指數為184。
昨天16時,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發布系統監測數據顯示,除阿城會寧無數據以外,其餘的11個監測點中,3個監測點出現“重度污染”,8個監測點出現最高等級的“嚴重污染”,平房東輕廠的AQI指數實時最高,達到349,首要污染物為PM2.5。
氣候是誘因,PM2.5是“禍首”
分析霧霾出現的原因,除了冷空氣是形成霧霾天氣的必要條件之外,PM2.5也在其中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氣象專家表示,在冬季,我市受到高壓冷空氣控制時,氣流從上至下運動,若市區水平風力小,則不利於懸浮顆粒擴散,遇冷水滴附著在顆粒上便形成了煙霧天。
環保專家表示,空氣中的PM2.5會加劇霧霾,我市冬季燃煤供暖產生的粉塵、城市內汽車尾氣的排放,以及工廠廢氣等都是造成霧霾的一個重要原因。另外,北方天氣較為乾旱,地面揚塵也是原因之一。
今起三天風力較小,易現煙霧
記者從氣象部門了解到,目前已進入“三九”尾聲,市區氣溫仍然較低,昨晨市區最低溫為-27.6℃,預計今起三天我市受到冷空氣影響,天氣晴好但氣溫仍然偏低。
氣象專家表示,最近幾天全國多個城市都出現了大霧天,我市昨天也出現了煙霧,主要是因為近一周大氣結構穩定,市內風力較小,不利於懸浮顆粒擴散,且一周內我市降雪較少,僅周六出現了小陣雪,降雪時市區空氣得到了一定的淨化,但雪後濕氣較重,也容易形成霧天。今起三天,我市風力仍然較弱,不利於污染物擴散,早晚市區仍會出現煙霧。
出門咋保護佩戴口罩有說道
“棉質口罩能起到預防效果嗎?到底啥是N95型口罩?”昨天,多位市民打進熱線諮詢。
據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崔副主任介紹,霧霾天氣正確佩戴口罩的確能夠起到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作用。選擇口罩時,大家有一個誤區,認為口罩厚實、細密就可以抵擋粉塵和細菌,但形式和標准不是絕對的。
崔副主任提醒,口罩外層往往積聚著外界空氣中的灰塵、細菌等污物,而裡層阻擋著呼出的細菌、唾液,兩面不能交替使用。此外,市民要注意口罩包裝上是否標明“一次性”,如果是一次性口罩,不能重復使用;如未標明,可對口罩進行換洗,洗滌時先用開水燙,再洗淨、晾乾。
市胸科醫院呼吸二科任宏主任介紹,N95口罩防范PM2.5的作用十分明顯,但現在在藥店很難買到,在網上購買質量無法保證。且一個N95口罩價格在十幾元,使用2天就要更換,大規模推廣不現實。
選口罩看標准
購買時,不要光看外觀,一定要看清外包裝上是否有相關標准。《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標准》要求一次性口罩在產品包裝上標明執行的衛生標准號,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有效期),或生產批號和限定使用日期。
戴口罩看時機
戴口罩需要根據個人使用情況及環境而定,早、晚出門如果空氣能見度較低、煙塵和灰塵較多或空氣中有異味,則需佩戴;老人、兒童、孕婦、有呼吸道疾病和對氣候變化敏感的人群在污染較重的天氣裡要戴。當出現使用者感到呼吸阻力變大、口罩損毀等情況時要立即更換口罩。
這天吃點啥柚子、百合能清肺
我市連續霧霾天,不少市民提出在這種天氣下,吃什麼食物可以清肺?網上的一些清肺食譜有用嗎?記者諮詢相關醫學專家。
網上熱傳的拍姜韭菜滾豬紅湯、清燉雪梨等“抗霧霾食療方”有效嗎?市胸科醫院呼吸二科任主任認為梨的主要作用是潤肺,血腸主要有排毒的功效,這兩種食物清肺效果甚微。
211醫院呼吸科趙守炎主任則建議市民可以吃一些柚子、百合、白蘿卜等清肺食物,每天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濕潤。
回家注意啥
洗洗臉、洗洗鼻
接連不斷的“煙塵天”,不少市民頻頻中招,據了解,各大醫院呼吸內科門診咳嗽、哮喘患者激增。
“這幾日霧霾天讓很多人感覺喘不上來氣,呼吸內科門診量大增,一天能接診近100人。”昨天,記者來到哈醫大四院呼吸內二科,主任金壽德表示,天氣寒冷本就會導致呼吸道疾病高發,再加上霧霾天無異於雪上加霜,很多人中招病倒,不僅門診就診量激增,住院患者也比平時多出了一成。
霧霾天注意以下三點:
1.減少外出,少去人多的地方,外出歸來及時清洗臉部及裸露皮膚,也可用清水衝洗鼻腔。
2.減少運動,污染使人體對運動的耐受力降低,因此喜歡高強度運動的人應暫停;老人、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和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停止晨練,建議選擇相對溫和的室內項目。
3.家中最好關閉門窗,避免灰霾天浮塵進入室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