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5日訊(趙文良 記者侯巍) 2012年,寧安市加大民生投入,一筆筆“真金白銀”及時撥付,一大批民生工程積極推進,不斷延長的“民生大單”,給百姓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寧安市在打造宜居城市發展戰略目標下,迅速“橕開”城市骨架,大力度、大手筆、大氣魄快速推進城市建設,全面提昇城市品位和服務功能。城區二次供水改造,使2萬戶居民受益;東京城、渤海兩鎮供水工程,已完成總工程量的65%;城區集中供熱改造,並網供熱面積達到236萬平方米;完成30萬平方米樓體立面改造及亮化工程;實施“整髒治亂”工程,完成169個小區305棟樓內環境整治及改造;完成了35條街路巷道綜合改造;實施城市景觀綠化工程,新增綠地40萬平方米;全市棚戶區改造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12片新區拔地而起。
2012年,全市新增就業7502人,開發公益性崗位1340個;發放小額擔保創業貸款986萬元,扶持自主創業918人,勞動力培訓完成4420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7.6萬人;城鄉居民養老和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補助標准進一步提高。提高了城鄉低保標准,全年發放低保金2836萬元。發放廉租房補貼330萬元,建設廉租房100套;投資8700萬元實施了7個校安工程項目,完成了9個校捨維修改造項目,新建、改擴建了幼兒園14個;投資300萬元購置了先進的錄采編播設備,提高了電視節目編播質量。投資200萬元實現文化館、圖書館、鄉鎮文化站等文化場所向市民免費開放,全市240個行政村全部建成“農家書屋”;啟動了投資3.5億元的醫療衛生中心項目,全面實施了村級衛生機構的基本藥物制度。
寧安市委市政府在部署2013年工作時,重點打造民生和社會事業,重點實施10件利民實事件。計劃開發公益性就業崗位1500個,城鎮新增就業7500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5000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分別由260元/月、1500元/年提高到320元/月、1800元/年,將五保集中供養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3260元、分散供養標准提高至每人每年2370元;建設5個防災減災示范點,每個鄉鎮建設一處農村樣板社區,農村社區建設啟動率達到100%;遷建、改擴建第三中學、第四小學、東京城小學等10所學校。
為方便群眾生活,2013年寧安市將紮實推進全民健身活動,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為30個村建設籃球場等運動場地;加速推進總投資3.5億元的醫療衛生園區項目,建設寧安鎮和東京城鎮衛生院,讓寧安人民享受更好的醫療服務;提高新農合報銷比例,最高支付額由6萬元提高到9萬元,將重大疾病透析患者列入免費治療范圍;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解決30個村屯2.9萬人的安全飲水問題;建設廉租房5000平方米,改造農村危房1000棟;免費為5000名農村婦女進行“兩癌”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