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6日訊 1月15日,記者在市民政局獲悉,大慶低保救助線上調至423元,目前已達全省最高,同時,還統一了市區低保認定和保障標准。
低保標准,原先有兩個,一個是認定標准,一個是保障標准。
認定標准決定的是能否納入低保范圍,保障標准決定的是納入低保救助范圍的低保對象能否領取保障金。
例如,在此次調標前,我市低保認定標准為410元,保障標准為338元,也就是說如果人均月收入低於410元,就能納入低保范圍,享受物業、采暖“兩費”救助和醫療救助等,但只有人均月收入低於338元,纔能按月差額領取保障金。
此次調整後,把這兩個標准合二為一了,統稱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今後,凡符合保障標准後,不但能納入低保救助范圍,同時也能享受保障金了。
現在,只要人均月收入不足423元,就能納入低保救助范圍,領取保障金。該標准比原先的保障標准提高了85元,比原先的認定標准提高了13元。
把臨時補貼納入常規救助范圍,是此次低保標准調整的又一亮點。工作人員介紹,臨時性補貼為每月每人44元,此次調整,把其納入到常規救助范圍內。
此前,許多低保對象都擔心會取消臨時性補貼,這無疑給低保對象吃了顆定心丸。
此次調整,市區農村保障標准也有所提高。讓胡路區、龍鳳區、紅崗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年人均2076元,調整前為1747元;大同區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為年人均1872元,調整前為1560元。
據工作人員介紹,此次調整政策從2012年1月1日起執行,目前,補發工作已經結束。
按規定,低收入標准為低保標准的1.2倍,因此,每次低保保障標准提高後,低收入標准也將隨之提高,目前,我市低收入標准調整為50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