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17日訊 16日上午,一直牽掛著“窮親戚”的鶴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杜吉明帶著節日慰問品走訪慰問了幫扶對子朱鳳英,在送去新春祝福的同時,再次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了困難群眾的心坎上。杜吉明強調,要加大力度,真幫實助,迅速掀起新一輪黨員乾部“一加一認窮親”活動新高潮。
朱鳳英是蔬園鄉黎明村農民,愛人因病去世多年,看病期間留下不少債務,朱鳳英自己也是多病纏身,兩個女兒都在讀大學,日子過得十分艱難。在前年全市開展的黨員乾部“一加一認窮親”活動中,杜吉明與她家結成了幫扶對子。兩年來,杜吉明先後十餘次來到朱家走訪慰問,幫助朱家建起了大棚,蓋起了豬捨,使朱家的庭院經濟很快發展起來,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來。
杜吉明剛一進朱家大門,朱鳳英和兩個放寒假回家的女兒就迎了出來。杜吉明一邊往屋裡走一邊關切地問:“大棚生產了嗎?豬養多大了?”朱鳳英都一一作了答復。杜吉明對朱鳳英說,你是一位非常能乾的農村婦女,通過辛勤勞動,現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了起來。你在生活十分困難的情況下,堅持培養兩個孩子上大學,很了不起。將來孩子學業有成,全家的日子就更好了。
朱鳳英的大女兒楊娜娜在河北農大讀研究生,還有兩年半畢業;二女兒楊樂樂在邢臺醫專讀書,還有一年半畢業。兩個孩子每年的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杜吉明分別詢問了兩個孩子在大學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叮囑她們假期要多幫媽媽乾活。他對兩個孩子說,勞動也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但乾活時千萬別忘了讀書。沒有過硬的本領,即使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崗位,也缺乏競爭力,所以一定要堅持學習,將來更好地孝敬母親,回報社會。朱鳳英感激地說:“杜書記,沒有您的幫助,這兩個孩子早就輟學了,您幫建的兩個大棚可沒少出錢兒呀!”杜吉明叮囑說,一定要把庭院經濟繼續發展起來,特別是春節期間市民對細菜需求旺盛,要在大棚裡再種上一些細菜、特菜,只要適銷對路,就一定能賺得更多一些。
杜吉明強調,黨的十八大奏響了“民生改善”的最強音,對做好民生提出了新的要求。鶴崗市開展的黨員乾部“一加一認窮親”幫扶活動,就是從鶴崗實際出發而實施的一項惠民利民、改善民生的重大舉措,完全符合十八大精神,是一項親民、愛民、為民的民心工程。活動開展兩年來,貧困群眾得到了實惠,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作為黨聯系群眾的一個載體,各級黨員乾部必須堅持下去,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迅速掀起新一輪黨員乾部“一加一認窮親”活動新高潮,各級黨員乾部要帶著感情走訪幫扶對子,做到真幫實扶,讓更多困難群眾在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暖中,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