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在校大學生搞創業做魚皮畫 一年收入一百多萬元
2013-01-18 05:44:41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欒微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18日訊 當同學們都在忙著准備回家時,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大三學生郭九強卻忙著年底結算。去年,郭九強和幾名大學生一起成立創業實訓虛擬公司,銷售同學們制作的魚皮畫。目前北大荒集團和“關東古巷”專門收購他們的魚皮畫成品。這幾天,他初步算了一下賬,一年下來,公司銷售了2000餘幅作品,銷售額超百萬元。

  張琳老師給同學們介紹魚皮畫工藝

  

同學們在課堂上制作魚皮畫。

  一堂講座激發創業理想

  12日晚9點,郭九強還在忙著看“公司”的“應收款項”。“臨近年底了,還有一些畫沒結賬,其他成員也在忙著統計去年的銷售情況。”郭九強邊忙邊說。看到已經過百萬的銷售額,郭九強露出欣慰的笑容。

  說起創業,郭九強說,在大一時,他就加入了學校的創業團隊,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的創業項目。2010年9月,郭九強和幾名同學在學校裡聽了一場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琳老師關於魚皮文化的講座,了解到現在專門從事這種古老手藝的人越來越少,如果再不加入現代的創新理念很可能在不久後導致失傳。

  經過幾個人的深入討論研究和專業諮詢,同學們一致認為魚皮畫這個項目很適合創業。於是,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走訪了哈爾濱松花江邊和中央大街的旅游紀念品商店發現,賣得最多的是俄羅斯商品和來自我國南方的小商品。具有黑龍江特色的旅游紀念品,除了原字號的木耳等山特產品外,產於本地的藝術產品少之又少。經過調研走訪他們還發現,省內很少有人涉及魚皮畫這個領域,魚皮畫完全可以作為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紀念品出售。

  “把魚皮畫打造成黑龍江特色旅游產品,既傳承了民間藝術又有非常大的盈利空間。”嗅到了商機的郭九強,在2010年10月成立了“魚福滿滿”項目組,傳承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幫助在校大學生創業,還請了專業的張琳老師作為項目的指導老師。同學們為了深刻體會赫哲族的傳統魚皮文化,先後兩次前往赫哲族的聚居地——佳木斯市,與赫哲族居民一起生活,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學習技藝,參觀赫哲族的紀念館,深入了解赫哲族的歷史文化,走訪當地的魚皮畫制造廠商和經銷商向他們了解魚皮畫制品的市場行情。

  魚皮畫進課堂堂堂爆滿

  僅有創業想法還不行,必須得有作品和成型的技術。在學校的幫助下,赫哲魚皮文化成了哈工程大學的選修課。與此同時,郭九強和同學們成立了魚皮畫協會,讓張琳老師帶領更多的同學走進了精彩的魚皮文化。

  魚皮畫指導教師張琳說,最初只是想讓這些文化素質高的年輕人能夠更好地傳承和發揚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開設了一門選修課,沒想到吸引了這麼多學生報名。當時這門課共設80人的名額,結果全校有260多名學生報名,學校只好通過抽簽來確定。

  張琳說,來上課的學生裡有些是選課時沒中簽也來旁聽的。軟磨硬泡從老師手裡領到魚皮和工具,沒有學分學生們也做得興高采烈。

  “我們是數學系大二的學生,一開始只是抱著選一門新鮮課程的想法,完全不了解什麼是魚皮畫,我們還以為老師只是用多媒體給我們講解一些理論,沒想到學校下了這麼大的力氣給每個人都配備了畫板和魚皮,室友們都很羡慕我們,有時候也跟著來蹭課。”孫娜告訴記者,最初選這門課程的學生多數都是抱著好奇心理來湊熱鬧,結果上課後發現,張老師不僅講枯燥的理論課,還真下工夫捨得讓他們在魚皮上瞎折騰。慢慢的,同學們越來越喜歡這門課程,並把它當成自己的興趣,只要有時間就找張老師切磋。經過系統地學習,許多同學的作品都可以達到出售的水平。

  有了這些保障,哈工程的魚皮畫加工初成氣候。


 

  一幅“虎頭”賣了500元

  2012年1月,郭九強在張琳老師的推薦下,和同學進行有目的式地拜訪,他們自己“圈定”了幾個可發展的客戶,打算整體打包銷售魚皮畫。

  “現在證明我們眼力還不錯,之前張老師建議我們鎖定的北大荒集團,現在已經成了我們最大的買家。”郭九強說,同學們最初拜訪黑龍江省北大荒文化創意產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時候,公司負責人對這幾個毫無從業經驗的毛頭小伙有些懷疑,一口回絕了他們。同學們並沒有放棄,隨後郭九強有針對性地做了精心的策劃和一些成品去公司商談,最終公司負責人被同學們的專業性和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所打動,同意與他們合作,共同來進行這個項目。僅該公司去年就訂購近兩千幅作品。

  “北大荒”的成功經驗讓郭九強他們深信,只要有毅力和過硬的技術肯定能打開市場銷路。“但當時僅是局限於團體銷售,並沒有考慮過其他的銷售模式。”郭九強說。

  “是當初一幅賣了500元的‘虎頭’魚皮畫,讓我們有了進軍零售市場的念頭,更激發了我們的‘小宇宙’。”說起團隊的銷售業績,讓郭九強念念不忘的是第一幅畫賣給個人買家的成功銷售案例。

  2012年6月,魚皮畫選修課結束時,學校特意為他們舉辦了一場魚皮畫作品展。當時他們只是想讓更多的人了解魚皮畫,並沒有賣畫打算。結果展會結束後,幾位買家主動與創業的同學們取得了聯系,希望買下名為“虎頭”的作品。同學們面對突如其來的客戶一時拿不定主意。經過與老師溝通,最終將那幅極具特色的“虎頭”作品以500元價格銷售,結果一次就賣出去5幅作品。第一次零售成功,大大增加了他們的信心。從那以後,同學們便開始探索魚皮畫的零售市場。

  年銷售額有一百多萬

  為了更好地將魚皮畫打入市場,2012年10月,在學校的支持下,他們成立了由10餘名在校大學生組成的虛擬公司——福魚文化創意公司,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學校的工商管理、金融、法律、電子商務和藝術設計等5個專業,由專業團隊負責銷售魚皮畫。

  聽說哈爾濱要將關東古巷打造成旅游區,同學們看到了商機,便與指導老師張琳一同去了關東古巷,不出同學們所料,在關東古巷有一家名為“魚皮部落傳奇”的店在經營魚皮畫生意,但是經營的品種比較單一。與店老板溝通後,同學們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將他們的作品在魚皮部落傳奇中銷售,這樣既能增加店裡產品的多樣性,同時也增加了銷售出路。最終,老板同意與他們合作。

  就這樣,同學們走遍了哈市每一個可能合作的商家,挨家上門拜訪,為魚皮畫打開零售市場。同時他們還不放過任何一個能展示魚皮畫的平臺,參加了第二十三屆哈洽會,第七屆中國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等大型活動,在會上均受到了很多領導和企業的關注。團隊的同學還結合自身優勢在淘寶網上開設了網店,進行魚皮畫的網上銷售。

  郭九強說,一年來,他們的魚皮畫銷售額達到100多萬元。目前,他們已先後聯系了黑龍江省殘聯、婦聯和哈爾濱市殘聯、婦聯,積極尋求合作,希望給殘疾人和待業婦女們提供工作機會,幫他們提高生活水平,為她們找到新的創業商機。

  學校鼓勵學生創業

  據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團委副書記郭峰介紹,哈爾濱工程大學鼓勵學生在校期間進行創業實訓,福魚文化創意公司是哈爾濱工程大學40餘家創業實訓虛擬公司的一家。其團隊找准了發揚黑龍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優勢,通過制作赫哲族的魚皮畫禮品和創意品,不僅在校園內培養了學生熱愛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黑龍江特色文化,而且引導學生動手制作工藝品,發揮學生的創意創造能力,同時還創造了價值,可以說把握住了創業的精髓,在社會也產生了相當有影響力的成果。

  “創業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對於在校大學生來說是豐富人生經歷、培養各方面能力,與社會接軌的一個重要過程。不僅僅是單憑一腔熱情就可以做好的,需要各方面能力的積累。”郭書記說,哈爾濱工程大學創業學院鼓勵廣大學生在大學期間選修創業教育的課程,一方面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包括語言表達、團隊合作、溝通策劃等方面;其次,參與創業的過程也是激勵學生從無到有的創造過程,學生在創業的過程當中,會感受到自身能力和知識結構的不足,從而會引導學生自發補充知識習,從這方面來說,創業教育不僅不會影響學生專業課程的學習,反而會激發學生自我學習的潛意識,使得他們更好地投入到知識體系的豐富和學習中來。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邵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