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2日訊 日前,記者在市環保局了解到,雞西市申報的《興凱湖國家生態良好湖泊保護實施方案》順利通過國家評審,興凱湖被正式納入國家生態良好湖泊保護試點,財政部已首撥專項資金4000萬元。興凱湖躋身全國29個生態良好湖泊保護試點之一,也是目前我省繼鏡泊湖之後又一個被納入試點的項目。
國家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工作於2010年啟動,是環保部、財政部為保護湖泊生態環境,改善湖泊水質,避免走“先污染、後治理”老路而開展的工作,主要為了建立優質生態湖泊保護機制。
興凱湖是中俄界湖,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國際重要濕地,世界候鳥遷徙大通道。2012年5月,環保部領導視察興凱湖,明確了興凱湖污染防治和生態保護的路徑方向。環保部和省環保廳還確定了在穆棱河實行生態補償試點。國家、省、市共同關注和重視興凱湖和穆棱河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工作態勢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對入列試點工作高度重視,市領導多次帶隊跑省進京。市環保局針對興凱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現狀,認真開展保護區污染源調查,深入分析興凱湖生態安全影響因素。按照《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管理辦法》組織編寫興凱湖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實施方案,提出具體保護措施,全力申報。據悉,試點期限為2013年至2017年,共5年時間。在方案中,共謀劃了興凱湖生態良好湖泊保護項目31個、總投資達19.9億元(其中我市項目29個、總投資18.9億元)。主要用於生態修復、生活污染治理、環境監管能力建設、產業結構調整、水源地保護等5類生態修復與污染治理項目。項目實施後,將推動興凱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逐步建立興凱湖生態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可實現興凱湖在較長時間內的水質安全。
今年,雞西市將重點實施穆棱河雞冠區段的水體污染、團山子水庫上游水污染、興凱湖與穆棱河流域基礎能力建設以及興凱湖基線調查等項工程。目前,各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工作正在開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