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助推發展為先 改善民生為重——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工作亮點回眸
2013-01-25 11:24:24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宋立群 孫佳薇 顧方繼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1月25日訊 回望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走過的五年,正是我省實施“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發展戰略,經濟社會實現更好更快發展的五年,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前行,人大工作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滿懷政治意識和大局觀念,帶著親民情懷和務實精神,從大局出發,以大局為重,為大局服務,依法履行職責,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在省委的堅強領導和“一府兩院”的支持下,在實踐中探索、在創新中發展,人大工作不斷開創新局面。

  讓我們在這一時間節點上對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的工作成就和寶貴經驗作一次梳理與回顧。

  立法篇

  數字看板

  五年來,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法規案62項,涉及法規103件。

  制定法規37件

  修訂法規7件

  修改法規31件

  廢止法規27件

  立法解釋1件

  作出法規性決定5件

  五年來,省人大常委會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立法工作,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與上位法保持一致,堅持從省情實際出發,適應新形勢新變化新要求,積極推動立法理念和立法實踐創新,立法質量不斷提高,立法成效日益顯現。

  經濟立法

  省人大常委會牢牢把握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要求,始終重視和加強經濟立法工作。

  制定電力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石油天然氣田治安保衛條例:對支柱產業實施依法保護,積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制定農田水利條例:為有效解決農田水利建設投入不足、產權不清、管理缺位等問題提供法律依據。

  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條例:明確了農民和農場職工入社資格、盈餘分配、合作社聯合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中急需規范的問題。

  制定墾區條例:理順體制,規范管理,確定扶持政策和措施,為墾區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法制保障。

  制定農村公路條例:強化各級政府的監管與養護職責。

  制定促進散裝水泥發展條例:確立了稅收、補貼、運輸等一系列鼓勵和扶持散裝水泥發展的措施。

  制定促進中小企業發展條例:從創業扶持、資金支持、權益保護等方面,為中小企業發展開闢道路。

  制定建設工程勘察設計條例: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修改個體工商戶條例和商品市場管理條例: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社會立法

  隨著和諧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最為迫切的重要任務,省人大常委會積極回應這一立法期待,把社會立法擺在了更加突出位置。

  重新制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對用人單位無故克扣勞酬等行為的法律責任作出明確規定。

  修訂旅游條例:增設了自駕游、自助游等條款,保護旅游者合法權益。

  重新制定發展中醫藥條例:明確了發展中醫藥事業的扶持措施。

  制定畜禽屠宰管理條例:保障食品工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制定未成年人保護條例:把進城務工人員的未成年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列入保護范圍。

  制定集體合同條例:為實現用人單位與職工“共決、共享、共贏”奠定了法律基礎。

  制定學校安全條例:明確了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安全職責,對學校建設、安全管理進行了規范。

  重新制定城市供熱條例:完善供熱規劃與建設、供熱市場准入和退出、供熱與用熱、溫度不達標的認定及賠償等條款。

  制定殘疾人保障條例:作出統籌安排彩票公益金發展殘疾人事業等5項創制性規定。

  制定輻射污染防治條例:對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與使用、建築裝飾材料的安全規范等方面作出具體規定。

  重新制定宗教事務條例:將宗教職教人員等納入基本社會保險。

  制定食品安全條例:對食品生產、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加以規范,保障公民的身心健康。

  生態立法

  生態環境保護直接關系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關系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省人大常委會著眼於黑龍江作為生態大省和資源大省的實際,著力加強生態立法,確保環境資源保護有法可依。

  制定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規范水污染的監督管理、跨界協同管理、預防治理、引用水水源保護等作了具體規范。

  制定國有重點林區條例:從行政管理、生態保護、資源管理等方面加以立法規范。

  制定氣候資源探測和保護條例:從更好利用和保護資源出發,對我省氣候資源探測行為加以明確規范。

  為推進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旅游發展,先後制定了防沙治沙條例、南瓮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公園管理條例、牡丹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全民義務植樹條例、雙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修改了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保護條例、濕地保護條例。


  監督篇

  五年來,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共聽取審議專項工作報告49個,有關決算和預算、計劃執行及審計報告27個,檢查25部法律及地方性法規實施情況,開展1次專項工作評議、2次專題詢問,組織19次集中視察和專題調研。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劉東輝帶領常委會組成人員視察墾區現代化大農業。

  依法推進經濟強省建設

  常委會緊緊圍繞主題主線選擇監督議題,每年都各有側重地對關系全省發展大局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組織開展我省裝備制造業新型工業化進程情況調研,聽取審議省政府關於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保增長促發展、大項目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文化產業和旅游業發展等情況的報告,檢查省旅游條例實施情況,組織開展了全省公路建設、重點工業項目“雙百工程”建設情況視察等。

  推動解決三農問題

  常委會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監督工作的重要內容,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先後聽取審議省政府關於貫徹落實2008年中央1號文件精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機械化建設、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等情況的報告,檢查了畜牧法、省奶業條例實施情況。組織開展千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實施、農村環境保護、農村土地整治情況專題調研,開展了重點水利工程建設、農村泥草房改造、墾區現代化大農業發展等集中視察。

  把“民”字舉過頭頂

  圍繞解決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問題,聽取全省城鄉社會救助工作情況報告,提出要提高城鄉低保標准、擴大救助范圍、加快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步伐等審議意見,省政府作出決定提高城鄉低保和農村五保戶供養標准,增加城鄉低保對象7.73萬人,惠及困難群眾256萬人;圍繞群眾關心的教育、就業、社保、住房、食品安全等問題,聽取審議了全省學前教育情況等報告,檢查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開展了“三棚一草”改造工作專項評議。通過對一系列關系民生的重大問題進行監督,推動了各項惠民措施得到全面落實。

  促進節能減排保護生態環境

  常委會始終把節約資源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作為監督重點抓住不放,檢查環境保護法、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濕地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實施情況;連續五年審議省政府節能減排工作情況專項報告;堅持每年開展龍江環保世紀行活動;開展了森工林區實施天保工程、全省綠化造林情況視察。提出的延長天保工程實施期限、把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建設上昇為國家戰略等建議,得到全國人大和國家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監督計劃預算執行確保經濟健康運行

  常委會審議經濟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報告,注重搞好經濟形勢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大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等意見和建議;審議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強調要抓好財源建設等工作;審議審計工作報告,督促政府部門加大對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力度,完善了財政資金監管長效機制。改進了審議監督方式,細化了審議監督內容,開展了審議決算專題詢問,作出了加強審計監督工作的決議。

  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常委會把促進司法公正、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的重要渠道。聽取審議了省法院、省檢察院有關專項工作報告和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報告;作出了進一步加強民商事案件執行和加強法律監督工作兩個決定,進而聽取審議了“兩院”貫徹落實兩個決定情況的報告。督促“兩院”進一步強化司法隊伍建設,完善執行聯動機制,提高司法救助成效,加強了法律監督工作。聽取審議了省政府關於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工作情況的報告。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申訴控告,督促解決實際問題,增強了監督工作針對性。

  專題詢問

  詢問和質詢是人大對“一府兩院”實施監督的法定形式。2011年,常委會結合審議決算報告,首次開展專題詢問,組成人員圍繞決算報告涉及的財政支持產業結構調整和項目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嚴格控制“三公經費”和強化預算管理等問題提出詢問,省政府8個部門主要負責人到會答詢。

  2012年,組成人員針對百姓普遍關注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醫療改革、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待遇、新農合等問題進行了專題詢問。

  專項工作評議

  常委會不斷深化對監督法的認識,從更能體現人大特點、更有利於發揮人大優勢出發,2010年對省政府“三棚一草”改造工作開展了專項評議,並進行了滿意度測評。這次專項評議,是常委會對重大民生課題開展監督工作的一次重要探索。


  代表篇

  五年來,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把尊重人大代表的主體地位、發揮人大代表的主體作用、保證人大代表依法履職,作為人大工作的基礎,積極支持、規范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行職責,代表工作邁上新臺階。

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視察團在我省視察。

  完善制度保障代表依法履職

  常委會根據代表法和2005年中央9號文件、省委16號文件精神,總結我省多年來的代表工作經驗,全面修訂了省代表工作條例,提高了代表依法履職的保障水平。出臺了《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省代表的意見》,完善了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制度、常委會主任會議重點督辦代表建議制度、代表建議網上辦理制度。

  強化服務提高議案建議質量

  針對部分議案建議質量不高等問題,通過采取對代表培訓、會前視察調研等做法,使代表議案、建議的提出質量有了較大提高。僅在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上,就有10件涉及農業科技投入、森林資源質量、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內容的建議被列為國家重點辦理建議。本屆以來,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共提交議案136件,建議1456件;省人大代表共提出議案24件,建議1523件。

  多措並舉 推動議案建議辦理

  常委會對代表議案、建議采取會後馬上交辦、年中報告、年底跟蹤的三段式辦法,並通過召開辦理工作聯席會議、專題視察等措施,推動辦理工作。五年來,主任會議重點督辦了關於加強農民技能培訓等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26件建議,受理了53件代表直通信件,均得到承辦單位的高度重視積極辦理和及時答復。本屆以來,歷次大會代表建議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計劃解決的佔建議總數的90%以上,代表對建議辦理工作的滿意率在95%以上。

  搭建平臺積極開展代表活動

  2009年,常委會作出了《關於組織省人大代表開展“履職責、做表率、為黑龍江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做貢獻活動”的決定》,為更好發揮代表作用搭建了新平臺。五年來,圍繞省委重大決策部署和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選擇題目,先後就“三棚一草”改造等重大事項組織代表開展了50餘次專題調研和集中視察活動。以代表小組為載體,先後圍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等多個專題開展了代表小組活動,為代表知政議政提供了條件。

  認真指導精心組織換屆選舉

  2011年下半年開始的全省市縣鄉三級人大換屆選舉,是選舉法修改後首次實行城鄉按相同人口比例選舉人大代表。在省委領導下,常委會先後作出了一系列決定,舉辦了全省換屆選舉工作學習班。換屆選舉工作全面展開後,通過省縣鄉人大換屆選舉工作聯席會議等方式,及時了解工作進展和動態,加大指導力度,依法妥善解決了選舉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保證了換屆選舉的順利完成。換屆後的代表結構進一步優化。


  自身建設篇

  五年來,省十一屆人大常委會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牢牢把握人大工作正確的政治方向,切實加強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作風建設和機關建設。

省人大常委會召開《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新聞發布會。

  省委高度重視人大工作水平提高

  省委高度重視發揮人大作用和人大自身建設,定期聽取人大工作情況匯報並提出明確要求。2010年,省委召開人大工作會議,作出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人大工作的決定,省委書記吉炳軒作了重要講話,進一步指明了人大工作的方向,解決了人大工作中遇到的許多實際問題。全省上下認真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和省委決定,人大工作整體水平明顯提高。

  加強制度建設堅持依法按規辦事

  常委會積極推進人大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先後兩次修訂常委會議事規則,制定了各專門委員會工作制度,相繼出臺了人大常委會監督工作情況向社會公布和新聞報道暫行辦法、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暫行辦法、新聞發布會辦法、內司委協助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司法機關工作暫行辦法等。

  加強機關建設提昇各項工作質量

  常委會十分重視省人大機關建設。屆初,針對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突出問題,確定14個專題,開展集中調研、分析問題、研究解決辦法活動,建立健全改進工作的長效機制,全面實行乾部考察和任用公示制度,紮實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省人大常委會機關在省直機關目標考核中,連續五年獲得前三名的好成績,被評為全省文明標兵單位。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