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趙雨森:進一步做好產業園區建設和項目扶持工作的建議
2013-01-25 17:53:0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關於進一步做好我省產業園區建設和項目扶持工作的建議

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趙雨森

  2012年我省經濟面對普遍下行的壓力實現10.3%的逆勢增長,貢獻最大的是各產業園區。起主要拉動作用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達30.1%以上(全國約為20.7%),基本都是在各產業園區完成的。進一步持續加快發展,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更要充分地發揮產業園區的潛力和優勢,使更多的好項目快落地早建成。基於年初以來民盟省市兩級組織對“建好產業園區,選好優勢項目”問題的深入調研和討論,提出如下建議:

省政協副主席、民盟省委主委趙雨森作大會發言。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第一,要注重保護和扶持我省的自主品牌。近年我省各地各產業園區在招商引資、落實新項目、推出新產品的成績有目共睹。但也有扶持外來企業而擠弱擠垮本地優勢品牌的失誤。基層反映,最典型的是乳業。我省自有的“完達山”、“飛鶴”、“大慶”、“松花江”、“龍丹”等幾個優質產品既有消費者認可,又有權威機構認證,“完達山”和“飛鶴”還獲得了歐盟的免檢資格,全省乳業的區域布局也較為合理,具備做強做大的深厚基礎。但是,先後引進的雀巢、光明、伊利、蒙牛、貝因美、三元、澳樂滋、華威等10多個外來乳品企業,使本省乳品企業不僅原料來源難以接續和維持,而且省內銷售市場也因價格戰而不斷被擠壓減縮。引進外來企業,使本省同行通過競爭強素質、練內功提高經營管理水平,當然是好事。但問題在於,外來企業都享受開發區內的特殊優惠,省內同行怎麼公平競爭?結果只能是“農民被壓價乾受氣,企業原料市場不保難活命,政府養肥女婿餓死兒。”這種情況,其他行業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外地人看好“哈肉聯”和“秋林裡道斯”,而能見到的大企業卻是“雙匯”、“金鑼”和“正大”等,現在綠色大米等正面臨換成外來品牌的危險。不能盲目引進項目,也不能單看規模、產值和企業數量,自主品牌纔是地區核心競爭力和持續發展後勁的根本,纔是提昇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的恆久源泉。保護本地的自主品牌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國際慣例,保護農產品的自主品牌更是理所當然。應該把保護和扶持我省的自主品牌作為省內各類產業園區引進企業和選擇項目的一條紅線,危害我省名牌產品發展壯大的項目堅決不能引進,變通為參股投資、品牌與資金互惠合作的方式同樣可以取得招商引資的收效。

  第二,要慎重對待和有限制地接收產業轉移,抵制落後產能和環境污染項目進入。我省是後開發和欠發達地區,承接國內外發達地區的產業轉移無疑是快速工業化和迅猛崛起的重要途徑。但要特別清醒,如日中天的項目誰都不會往外推。對轉移來的項目必須認真鑒別,嚴格篩選。寧可成本高、建設周期長一點,也要盡可能選上有先進技術工藝和創新產品的項目,不要拿別人扔掉的破爛充數當作引企業上項目的成績,園區內珍貴的土地資源和優惠政策要用在綜合效益好、可持續發展能力強的新興產業項目上。基層乾部群眾對某縣在飲用水源的江河上游搞皮革工業小區,紮堆發展高污染又難以無害化處理的工業項目意見非常大,說“這是自己造污水喝。”還有生態功能區內的焦化、冶煉、水泥、造紙甚至煙花項目,盡管從產值和稅收看很可喜可賀,但從綠色環保和可持續發展來評價就可能是埋下了禍根。

  第三,要加強全省的統籌協調,切實避免本省各地在招商中的惡性競爭和低水平重復上項目,遵循產業集群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規律謀發展。這方面的苗頭和傾向性問題必須引起注意。哈爾濱在建設中國雲谷,黑河即將獲批發展雲計算,其他地方也爭上同類項目。農業機械和農具加工因國家現在給農民補貼而銷路看好,也有遍地開花的端倪,要特別警惕。見好都一哄而上必然搞成一團糟,不立足自身的技術和人纔基礎而貪圖高端和前沿也不會有好的結果。園區內部要產業集群而要避免產品結構趨同,防止互爭市場而自堵了活路。應遵循產業集群化、循環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客觀規律,把全省的各園區的項目建設作為一個整體,堅持全省一盤棋發展,加強宏觀指導和統籌協調。

  第四,要結合產業園區建設,把健全城市功能和發展我省的城市體系作為明確的工作目標。我省的多數城市還都不具備完備的城市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城市的管理和服務水平還普遍比較欠缺,全省還沒有形成在經濟社會發展起龍骨和穴脈作用的城市群或城市體系。要避免走過去煤城、林城先產業突擊興起、然後再發展城市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老路,把工業化與城鄉統籌發展結合起來通盤規劃,與產業園區、現代交通網絡的建設結合起來實施整體推進。現在,全省已經有7個國家級的開發區和示范區、16個省級開發區、各縣(農林的管局)和鎮(場)都闢建了工業園區,這極有利於我省的城市體系建設。要有規劃有步驟地在加快產業發展的同時,加快城市功能和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可以考慮在哈大齊工業走廊,結合項目區建設再培育發展幾個中等城市,把國家級開發區海林和特色旅游區尚志扶持成為中等城市,增加城市的密度,使哈牡、哈齊兩大經濟帶具有更大的區域牽引和帶動能力。也可以考慮使國家級的賓西開發區向東發展,促進濱州成為另一個中等城市,避免哈爾濱走攤大餅而擁堵不堪的老路。同樣,富錦、同江、通河等沿江的濱水城市也結合園區的產業崛起,加快中等城市發展的步伐。總之,20年後我省不僅產業體系今非昔比,而且城市體系也令人刮目相看,纔應是我省產業園區建設的理想目標。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