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6日訊(記者 王蕊)中小學生的“小飯桌”問題由來已久,由於其經營模式的特殊,導致行政部門監管不便,甚至監管職責不清晰,讓許多中小學生存在著健康隱患。26日,在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分組討論會上,政協委員曲秀芬在提案中建議,政府相關部門應將“小飯桌”納入食品安全重點監管范圍,確保中小學生身體健康。
省政協委員曲秀芬在分組討論會場。東北網記者 趙海 攝
曲秀芬介紹,“小飯桌”是指專為中小學學生提供餐飲的校外餐飲服務活動,多數以看護班、輔導班的附屬設施等形式存在於學校周邊居民樓中。由於“小飯桌”能夠彌補以上各種就餐形式的不足,滿足了學生就餐需要,尤其很多“小飯桌”又能為學生提供看護及輔導,滿足社會需求,因而“小飯桌”現象在全省范圍內普遍存在。
曲秀芬說,“‘小飯桌’主要依托於看護班和輔導班存在與居民樓裡,不設標示,有的大門緊鎖,只在學生午休及放學時間派人將學生領回,這種經營模式為監管帶來很多困難。而看護班輔導班‘小飯桌’的無證照經營涉及到教育局、工商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街道辦事處等多個職能部門。由於國家沒有出臺專門管理規定,造成了多個部門監管而又沒有相關法律規定進行監管,導致大量無證照經營現象的存在。”
曲秀芬建議,我省應出臺針對性強的地方管理規定,將“小飯桌”納入食品安全重點監管范圍。需要出臺針對性強的地方管理規定,實施許可證制度或者備案制度,規定各個部門職責,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組織多部門協同配合。
“在《黑龍江省食品安全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出臺以後,各級政府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部門應組織各個相關職能單位對‘小飯桌’聯合整頓,嚴厲打擊該違法行為,確保食品安全,保障廣大中小學生身體健康。”曲秀芬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