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5至7萬輛黃標車 讓冰城不敢『深呼吸』
2013-01-27 09:55:12 來源:生活報  作者: 劉暢言 周際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生活報1月27日訊 18日,哈爾濱市環保局開新聞通報會,通報了哈市空氣污染和治理工作。從2013年1月1日截至1月16日,12個監測點位按照PM2.5日均濃度評價,達到良好天數僅為1天,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12天,主要污染物PM2.5顆粒物,來源為大量哈市燃煤市場的低質“內蒙古煤”和大量“黃標車”尾氣排放等。主要集中在部分城郊公交車、出租車、重型貨車、超市班車等營運類車輛造成的大氣污染佔汽車尾氣污染總量的50%以上。

資料圖。

  “深呼吸,閉好你的眼睛,全世界有最清新氧氣……”2001年,羽泉的一曲《深呼吸》曾經風靡一時。在那時,深呼吸還算是一種比較健康的有氧運動。

  這個冬天,如果誰再勸你做“深呼吸”,可要當心了,說不定那人跟你有仇。如今,深呼吸不僅難覓清新氧氣,反倒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於是,街上戴口罩的市民多了,醫院裡呼吸科裡就診的患者也多了,那些沒有防護措施的市民,快步行走時連大氣也不敢喘,而作為PM2.5和灰霾天氣重要污染源之一的黃標車,卻仍呈蝸速遞減的態勢。

  疑問1

  什麼是黃標車?

  高污染排放車輛。

  淘汰1萬輛黃標車相當於減少28萬輛國IV車的污染排放量

  黃標車是高污染排放車輛的別稱,是指排放水平達不到國家I排放標准要求的搭載汽油機的機動車,或者排放水平達不到國家III排放標准要求的搭載柴油機的機動車。

  貼在汽車前風擋玻璃上的這些黃色或綠色標志不容小視,二者顏色差異的背後,其實是污染程度的區分。由於“黃標車”的出廠技術性能低、污染排放高,再加上使用年限長、維修保養差、超載運行嚴重,排放超標現象頻繁,尤其是“黃標”柴油車冒黑煙現象嚴重。根據環保部門監控統計,1輛“黃標車”的污染物排放量,相當於14輛國III、28輛國IV的污染排放,造成的大氣污染佔汽車尾氣污染總量的50%以上,這也意味著淘汰1萬輛黃標車相當於減少28萬輛國IV車的污染排放量。

  疑問2

  誰在開黃標車?

  營運類車輛所佔比例明顯要高於私家車。主要集中在部分城郊公交車、出租車、重型貨車、超市班車等

  “目前,哈爾濱已經核發黃標的不符合國家規定的污染嚴重車輛至少有5萬多臺,如果加上很多沒有參檢的車輛,估計黃標車總數在7萬輛左右。但黃標車的實際報廢速度過慢,每年僅報廢2000輛左右,既影響節能減排,又給交通安全帶來嚴重隱患。”哈市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辦公室主任馬俊傑告訴記者。

  那麼,究竟哪些人在開黃標車?據了解,目前,在哈市現有黃標車中,營運類車輛所佔比例明顯要高於私家車。這些車主要集中在部分城郊公交車、出租車、重型貨車、垃圾運輸車、超市班車等。

  黃標車對於空氣污染十分嚴重,又存在安全隱患,車主們堅持不換車的理由是什麼?答案很簡單,主要是受利益驅動。比如一些超市班車,通常是免費接送顧客,為了節約成本,超市通常會購買一些價格相對便宜的二手客車,這些客車中就有不少是黃標車。對於一些城郊公交車、垃圾運輸車及貨車而言,淘汰黃標車意味著需要投入大筆資金購置新車,捨不得拿錢或者拿不出錢,讓他們只好暫時選擇“得過且過”。

  另外,還有一些車主准備“靠”到報廢年限,再去淘汰黃標車。2011年,在哈市近14000臺出租車中,屬於“黃標車”的車輛為2600餘臺。隨著一年多來,各大出租車公司對舊車的淘汰更新,截至目前,哈市出租車中的黃標車約為1000輛左右。天鵝出租公司的滕師傅開的就是一輛2006年產的柴油捷達車,車窗上貼著顯眼的黃標,“按照營運車八年報廢的規定,我這車到2014年就報廢了,也就還能再開一年多,還是等報廢時再換新車吧。”

  也有一些家庭條件一般的私家車主,覺得自家車車況還不錯,自己又沒有能力購置新車,目前仍在開著黃標車。一位家住機場路附近的私家車主張先生說:“我開的是二手捷達車,當初買車主要圖的就是個便宜,我這車是黃標車,但還沒達到報廢年限,而且我覺得車況不錯。現在就算換輛普通的新車怎麼不得個三、五萬塊錢,所以我一直也沒換。”

  疑問3

  淘汰黃標車該由誰埋單?

  黃標車車主:預期不到未來的政策,卻要承擔政策帶來的損失

  針對黃標車的各項限制性措施,有人喜有人怨。少些冒黑煙的汽車在城市裡污染環境,大部分市民對此很支持。記者在某汽車論壇上看到,一位網名為陽光1983稱“這個規定不錯,哈爾濱空氣質量太差了,最好把黃標車都強制報廢了,那哈爾濱人就享福了,這樣咱還能多活幾年。”

  但來自黃標車車主的聲音也不容小視,針對“黃標車”的各種限制是近幾年纔出現的,一般出現在車主購車之後,這就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不少車主抱怨:“我們買車在先,你們政策制定在後,這是在侵害我們車主的利益。”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黃標車車主當初買車時並沒有相關的規定,現在這些車輛遠沒到國家規定的使用壽命。那麼車主蒙受的損失該由誰來承擔,相關部門需要采取哪些手段彌補呢?

  早在2011年7月,黃標車部分路段限行後,當時,哈市黃標車出租車司機們就紛紛抱怨,“在營運中,我們不可能總對乘客解釋,我這個車的尾氣排放量超標,是‘黃標車’,你要去的地方我去不了。”如此繁瑣的解釋乘客也很難接受。黃標車司機將問題反映給出租車管理處,希望能網開一面,雙方經過協商後,交警部門認定:考慮到出租車這一群體的特殊性,不對“黃標”出租車限行。

  另外一些營運的黃標車則沒有這麼走運。一位網名為“wcp6500”的貨運車主發帖稱,“我們家5口人,靠跑運輸為生,車是2006年跟親戚借了32萬元買的。現在一大堆限制出臺,白天車根本不讓跑!到現在買車的錢還沒還清呢!以後我們拿什麼生存?我們支持環保,但是我們更要生活。”網友“eirqao”稱,“我200金龍大客纔跑了十幾萬公裡,因為是黃標車也被限行了!”

  不過一些近兩年買了二手車、現在卻不能再開的車主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前幾年,小排量車受限,現在又是黃標車限行。之後還會有什麼,誰能保證現在的綠標過幾年不會受到限制呢?”采訪中,一位黃標車車主王先生認為,對老百姓來說,買一輛車是家庭裡一筆不小的支出,預期不到未來的政策,卻要承擔政策帶來的損失。“這筆賬是否也應該幫老百姓好好算算?能否從汽車廠生產汽車時就開始算算呢?”

  “剝奪黃標車車主的用車權不知道和國家法律有無衝突?個人財產是不是需要得到合法保護?車輛報廢的新規和舊規出現不一致時不應該讓公民來埋單吧?”一位名為“都是納稅人”的網友這樣感慨。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