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省人大代表提出意見建議 控制PM2.5需多管齊下
2013-01-28 09:20:2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哲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28日訊 去年入冬以來,哈爾濱多次出現霧霾天氣,“天空灰蒙蒙的”、“嗓子經常不舒服”是大多數市民的直觀感受。與霧霾天氣密切相關的PM2.5使大眾對空氣質量的重視達到空前程度。在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徐秀玉等省人大代表向大會提交了關於改善空氣質量的意見建議,認為PM2.5監測只相當於對大氣質量的“體檢”,更重要的是要從源頭治理抓起,多管齊下,打出綜合治理的“組合拳”。

   【現狀】治理PM2.5時間表公布

  在我國,以往的檢測標准只達到PM10。2011年第七次全國環境保護大會上,環保部修訂了《環境空氣質量標准》、《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等相關法規和文件,將PM2.5首次納入我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范圍,公布了治理PM2.5時間表:2012年在北京、天津、河北和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以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開展PM2.5監測;到2016年,各地全面按照標准監測和評價本地區環境空氣質量狀況,並向社會發布結果。但是,開展監測只是第一步。

   【調查】汽車尾氣成為污染罪魁禍首

  據統計,哈爾濱市PM2.5的形成來源中,汽車尾氣佔31%,成為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

  截至2012年12月末,哈市汽車保有量達97萬輛。如果按每輛車平均行駛5萬公裡(營運車15-30萬公裡),每輛車按小型汽車5萬公裡消耗燃油3噸,每噸燃油產生3.08噸二氧化碳計算,97萬輛汽車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最低達896萬噸。今年哈市機動車保有量將突破百萬大關,這給空氣質量的改善帶來更為嚴峻的考驗。

   【建議】嚴管汽車尾氣,源頭防控污染

  徐秀玉代表建議,應進一步完善PM2.5防控的法律法規,建立起大氣PM2.5評價體系,從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品質、減少工地揚塵、嚴控工業污染、加強生態建設等方面入手,采取更加嚴格的措施協同治理。應完善全省范圍的PM2.5監測網。各級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首先在本地區建立PM2.5監測網,然後實行跨地區聯網,最後實現全省范圍的PM2.5監測聯網。建立PM2.5日常監測和公眾通報制度,調動民眾主動采取措施防治PM2.5污染。

  徐秀玉代表認為,我省要加強對機動車排氣污染管理。推動公共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減少居民出行對機動車的依賴,從而降低燃油消耗和減少汽車尾氣排放的PM2.5等空氣污染物。同時,汽車生產企業須按照規定的尾氣排放標准設計安裝過濾器,已經上路行駛卻沒有安裝過濾器的汽車須補裝過濾器。

   【他山之石】歐盟出臺20個法令防控PM2.5

  PM2.5污染的防治是一個世界難題。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報告顯示,在監控標准最嚴格的歐洲,每年還有約38萬人在PM2.5的陰霾下致病甚至死亡。在美國,除了有適用於全美的法規標准外,各地還出臺了地方性法規。例如紐約市推出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規,嚴格規定車輛停駛後發動機空轉時間不得超過3分鍾。歐盟出臺了《歐共體環境行動計劃》、《歐洲空氣清潔計劃》等近20個法規和指令,制定了空氣質量標准、機動車和其他污染源的排放標准,形成完善的防治PM2.5污染的法規體系。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