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28日訊 2012年,勃利縣在推動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建設中,著力以教育、醫療衛生和文化建設為重心來惠及城鄉群眾。
為推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整體素質,該縣加強了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培訓工作,全年共參加各級各類培訓800人(次),提高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管理水平和業務素質;投入資金884萬元,對全縣20所農村中小學校進行了基礎設施建設和校園文化建設,大四站鎮中學建成了該縣第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
為推進城鄉醫療衛生一體化,該縣嚴格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障制度,共服務患者19.2萬人(次),報銷醫藥費用4813.87萬元。籌資標准由2011年的人均230元提高到人均290元,區域范圍內住院費報銷比例達到75%,最高支付限額不低於人均純收入的8倍。提高了報銷比例,鄉鎮提高到85%,縣級提高到65%,縣外提高到45%,封頂線由5萬元提高到6萬元。加強農村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現已建設完成了6家標准化村衛生所,3家正在建設中。同時努力推進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設,優化外部宣傳環境,各鄉鎮、街道制做大型宣傳圖板20塊,沿街路燈杆宣傳板320塊,彩繪噴圖128塊,各村更新粉刷標語60條,定期更換閱報欄22期。為3000名育齡婦女進行了“三查”,全縣共135個村居民委全部開展了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開展面達100%,合格率達70%以上。
為推進城鄉文化建設一體化,2012年,完成勃利鎮和小五站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工程,5個鄉鎮達到省級驗收標准;農家書屋建設工程從2008年開始,目前全縣10個鄉鎮133個行政村已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村級服務點建設工作已全面鋪開,全縣10個鄉鎮133個行政村共配備36套電腦、97套投影設備、133個投影幕,已全部投入使用。同時,廣播事業健康發展,以城鄉一體化、“三農”問題、“十項整治”和建設宜居家園等活動為主線,全年共播發312期《勃利新聞》,開闢了《推進“十項整治”活動,創建“三優”文明城市》等多個專欄,去年7月開辦的農業節目——《希望田野》,成為城鄉交流的平臺、農企互助的平臺、致富信息傳播的平臺,已播發14期。積極推進了全縣有線電視高清數字化整轉,全縣有線電視用戶共計6.4萬戶,全縣已整轉5.3萬戶,整轉率達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