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1月29日訊 入冬以來,隨著氣溫越來越低,哈爾濱等城市的打車也越來越難。隨處可見打車的人群,一旦有出租車靠近,哪怕不是空車,只要還有座位,等待在街邊的人群就蜂擁而至。最終,一家歡喜幾家愁。上車的人仿佛中了獎,留在風中繼續等待的人則望車興嘆。
市民們為打不到車怨聲載道,的哥們也為道路擁堵合不上錢叫苦連天。打車,為什麼這麼難?打車,啥時候纔能不難?在兩會上也引來了代表委員的熱議。
緩解打車難
先要緩解行車難
“衣食住行和老百姓最息息相關,這兩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百姓在衣食上都不愁了,可這出行,尤其是冬天出行特別不易。”省人大代表李華菊擲地有聲。她說,現在大街上,基本看不見空車,司機拒載的現象很少,但由於道路的擁堵,很多出租車都堵在了道上,乘客的上下周轉率很低。以往只要20分鍾的車程,現在要近1個小時。如果道路順暢,出租車的乘客周轉率高,就能好很多。同時,也可以借鑒國外的例子,采取預約制度,市民就不用在寒風中等待了。
省政協委員吳慶忠認為,道路設計一些缺陷也導致了道路擁堵,他舉例說,建設松浦大橋,對東直路的交通有了一定影響。為解決車輛通行問題,哈爾濱市政府已經規劃拆除該路段一南一北臨街兩座樓房,但至今仍沒有拆除,使該處形成了“卡脖路”,每天車輛堵塞嚴重。
引入市場化機制科學化管理
省人大代表李貴林認為,出租車無論從管理上還是運營上,都應該考慮市場化機制。現在市民對出租車的需求與出租車的供給無法匹配。但如果盲目的增加出租車數量,出租車司機會覺得掙不到錢。是否可以考慮用科學的市場化機制調整利益問題。比如減少出租車公司對出租車司機收取的管理費用。出租車公司的管理也可以采取競爭方式,打破壟斷管理,這樣市場的價格就會更合理,出租車司機的收入也會提高。同時,對出租車司機采取優勝劣汰的科學化管理,堅持公共標准,如果司機違背職業道德,多次遭到投訴,就要嚴厲懲罰。城市也應該進一步推進信息化建設,信息化平臺可以根據流量的需求,引導車輛,或者在一些流量大、難打車的地方設置信號傳輸點,將市民對車輛的需求傳到信息中心。
讓便捷化公交溫暖出行的“心”
說起打車難,省人大代表李萬春也深有感觸。他說,打車難背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公交車的不完善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出租車畢竟不是公共交通的主力軍,公交車纔應該是百姓出行的首選。但哈爾濱的有些公交車條件很差,取暖不好。如果公交車四通八達,車內溫暖如春,早晚高峰時班次頻繁,那麼很多人都會願意坐公交車出行,這樣既環保又方便。
省政協委員李曉陵認為,造成打車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哈爾濱的公共交通發展滯後,早晚高峰期間,公交車輛平均運營准點率僅為65%,運營速度只有每小時8至10公裡,比自行車還慢。哈市只有公交線路156條,營運車輛5105臺,遠不能滿足人們日常出行的需要,應該強化公交優先的理念。省政協委員鄧文彬在提案中提出,公共自行車也應該屬於公交的范圍,建議在地鐵站、公交車站投放公共自行車,建設一批自行車道,讓老百姓低碳出行,對城市公交理念和實踐進行創新。
落點
哈爾濱出租車管理處張玉祥:針對打車難現象,哈爾濱出租車管理處出臺多項舉措。出租車要錯時上下班,高峰時段不得交接班。駕駛員不得拒載、不得強行拼客,一旦投訴被核實,一次罰款500元,交齊證件學習15天,並在重點站場站崗;兩次投訴核實,學習1個月,接受教育後考試,寫心得體會;三次投訴核實,列入全行業黑名單,取消出租車駕駛員資格,兩年內不得申報。同時,對全部駕駛員進行定期培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