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0日訊 “這纔剛剛大學畢業,就發現工作真真的難找,只好求助各人纔市場,要是有能看上簡歷的,那是最好不過了,只是還望謀得一次應聘機會,倒也不負恩澤。”前不久,一條出現在我市“求職一條街”撫順街上的“甄嬛體”求職信息格外顯眼。
大學生“甄嬛體”吐槽求職難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農民工“用工荒”這一冰火兩重天的求職現象,在人社部門最新發布的《2012年度哈爾濱市人力資源市場就業供求狀況分析報告》中得以體現。報告詳盡分析了2012年就業結構、人纔過程緊缺等情況,並根據人纔供求數據分析預測了今年我市就業情況。
《報告》顯示,市人力資源市場去年全年登記招聘崗位96842個,求職人數103260人次,崗位需求人數和求職人數趨於平衡,但采冰體力工、餐飲服務員、保潔工仍蟬聯緊缺崗位前三甲。報告根據2012年人纔供求數據,分析預測了2013年我市高薪崗位、最具潛力職業、緊缺以及過剩崗位等。據預測,今年,生產體力工人、營銷人員等工種將成為最緊缺就業崗位,文秘、內勤、初級會計等職業將過剩。
求職難不難,只有天知道。
報告實錄
2012,三產人力需求相對穩定
2012年度以第三產業為主體的人力資源需求結構相對穩定;第二產業的人力資源需求比重呈現上昇態勢,從行業需求看,73.2%的用人需求集中在批發零售貿易餐飲業、制造業和社會服務業三大行業;從用人單位看,企業用人佔主體地位,所佔比重達92.8%,其中私營及個體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用人需求佔多數。商業和服務業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工既是用人需求的主體,又是求職人員集中應聘的職業。商業服務人員、生產設備操作工、專業技術人員的供需變化幅度較大。
兩極學歷、男性、青年最“受寵”
求職者·學歷結構特征
大專以上學歷的求職者約佔55%,高中(含中專、技校)學歷的約佔20%,兩者之和約佔總求職人數的75%。中高學歷的青年求職者已成為勞動力市場的求職主力軍,但碩士以上學歷的高級人纔求職人數相對較少。在所有求職人員中,失業人員所佔比重高達63.3%。與同期相比,新成長失業青年的比重有所下降,而就業轉失業人員的比重增長幅度較大。碩士以上和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用人單位“求人倍率”高於其他文化程度。
用人單位·勞動力性別要求
企業用工對男性的要求佔40.2%,對女性的要求佔32.5%,對性別要求不限的佔27.3%,從對勞動力的需求看,72%的用人需求對求職者的性別有明確要求。從求職者的性別結構看,男性的求職人數略高於女性,其所佔比重分別為54.2%和45.8%。與上一年度相比,男性求職者所佔比重下降了0.3個百分點,女性求職者比重與上一年度相比上昇0.3個百分點。
用人單位·勞動力年齡要求
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年齡都有所要求。18—35歲之間的勞動者構成單位用人需求的主體,佔總體需求的67.4%,其中,對18—24歲之間勞動者的需求佔35.7%,對25—35歲之間勞動者的需求佔31.7%。從求職者的年齡構成來看,求職者同樣以青壯年為主體,18—34歲的求職者約佔總求職人數的64.3%。其中,18—24歲之間的求職者佔32.6%,25—35歲之間的求職者佔31.7%。求職者的年齡構成與用人需求基本一致。
權威預測
動漫設計成最具潛力崗位
今年,我市將把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的就業作為保障民生的頭等大事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目標。全市實現新就業12.9萬人,新增就業11.6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7.8萬人,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3.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
根據人纔供求數據,人社部門對我市今年高薪崗位、最具潛力崗位、緊缺過剩崗位等作出分析預測:今年,企業高管、企業高端專業技術人員、證券銀行從業人員等職業將分別位居高薪崗位三甲。隨著我市大手筆打造動漫產業,以及我市市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理財意識增強,理財產品銷售火爆等諸多因素,動漫設計人員、金融理財師、計算機軟硬件工程師將成為今年最具潛力崗位。縱觀2012年我市就業結構以及年初至今整體招聘狀況,今年,生產工人、體力工人、營銷人員將成為搶手人纔。而文秘、內勤、初級會計等職位,因技術含量較低、人纔供給較多等原因,勢必成為就業過剩崗位。
第二、三產業仍是就業主方向
從產業結構需求角度看,第二、三產業是勞動力需求的主體,並在一定時期內是勞動者就業的主要方向,同時也將成為勞動力就業的主要渠道。通過三次產業對勞動力的需求比重可以看出,市場機制配置勞動力的基礎性作用已經開始顯現出來,特別是第三產業尤為明顯。
從求職人員類別構成看,進入人力資源市場求職登記的人員中,新成長失業青年、就業轉失業人員、其他失業人員、農村和外埠勞動力所佔比重較大,這部分人員是今後就業的主要群體。
農忙和秋收過後有大量農民工湧入我市建築、生產、餐飲服務等行業,但進入市場求職的卻很少,這是因為一部分外來務工人員沿用老鄉帶老鄉、親屬帶家人、朋友帶朋友的外出就業模式,還有部分企業自主招工。因而此類群體流動性較大,普遍不願納入社會保險系統。
專家點評
“用工荒”仍是主要問題
人力資源專家分析,“用工荒”的主角是農民工,其產生的原因有很多,除企業遷徙,待遇低、新生代農民工怕辛苦又追求時尚生活外,勞動力結構的不均衡、專項人纔的稀缺等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
在一些行業存在的“年齡歧視”、“性別歧視”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用工荒”。據介紹,盡管一些企業高喊“招工難”,但到了招人的時候,都願意挑選年輕力壯的勞動力,或按性別招工。這嚴重限制了勞動力的供給空間,加劇了“用工荒’的程度。目前國家頒布許多惠及農民的農業政策,那些返鄉的農民找到了致富的新路子,所以不願意再回到城裡工作,這對企業招工影響也很大。
大學生就業難再次顯現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每年畢業的大學生數量不斷遞增,呈快速增長的趨勢。而每年沒有及時就業的大學生,又會給下一屆畢業生的就業帶來壓力,逐年累積下來,導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數量越來越多,而社會提供的崗位每年都有限,造成供過於求,導致大學生求職競爭日益加劇。
供需變化直接導致就業形勢的嚴峻。從高校來說,不少高校所設置的專業多年未變,不少專業早已不適合當前社會發展需要,學科專業供求錯位,專業設置趨同化,造成課程結構僵化,脫離實際。學校不能以市場需要、知識結構需要為導向,辦學的指導思想和課程設置都偏重學術性,忽視學生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培養,導致學校教育與市場要求嚴重脫節。
此外,自身定位的偏頗,無目的的求職,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一個直接原因。現在的畢業生都是80後接近90初的學生,生活在比較優越的環境下,剛出校門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期望薪酬高出社會能為之提供的水准。
從用人單位角度看,企業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遠遠小於高校擴招,不少企業在選人用人時,過分關注學歷和工作經驗,存在性別歧視、生源地歧視等方面問題;現在的企業都願意選有本崗位經驗的成手,不願意給應屆畢業生提供學習機會。這也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一個成因。
面面觀
2012,供求形勢隨季度變化
第一季度,雖然經濟運行發展速度放緩,但各企業間的任務量依然是年初制定,導致其年初人纔需求量增多,並且部分崗位出現招聘不到合適人纔的現象,由此各大企業反復進入人力資源市場進行招聘。
第二季度,隨著經濟發展的不斷放緩,哈爾濱產能結構過剩問題也不斷凸顯,導致了企業間越來越重視人纔這個“第一資源”,紛紛制定高精尖人纔發展規劃,加大生產、銷售人纔的爭搶力度。
第三季度,市人力資源市場的人纔需求總量低於人纔求職總量,但供求匹配依然存在一定差距,特別是生產型、服務型企業人纔缺口仍然較大,主要是機械類、生產管理類、酒店餐飲類等行業崗位,而部分在市場徘徊的求職者或因達不到招聘單位的要求、或對薪資待遇期望值過高、或不願從事基層第一線的生產服務等因素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導致這種“有崗難招人,有人難就業,有人在觀望”的現象存在。
第四季度,哈爾濱迎來冬天的同時,也迎來冰城的旅游旺季,旅游業各崗位的需求量有所上昇。冰燈、雪雕是哈爾濱聞名世界的一大亮點,在制作冰燈和雪雕期間,采冰工人和冰燈雪雕的制作人員成為尋求短期工作的首選,而景區內保安由於工資高漲也成為冬季招聘的一大亮點。北方的冬天進入了供暖階段,司爐工和換熱工成為當季搶手職位,且呈高薪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