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又一年春運大潮 記者帶您感受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2013-01-31 09:23:10 來源:大鵬新聞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秦勤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月31日訊 1月27日1時,可能是凌晨的原因,火車站候車室裡等候乘車的旅客並沒有想象中多,根本無法感受到春運大潮的洶湧。但記者還是在往返牡丹江與哈爾濱中,親身體驗和感受到了春運旅途的酸甜苦辣。

  酸——依依惜別

  候車室裡,一對竊竊私語的情侶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兩人大約20多歲,相擁著站在候車室的一角,女孩低聲哽咽著。男孩一邊輕拍著她的後背,一邊擦去她眼角的淚痕,而且還不忘輕聲軟語地安慰著:“你回家陪爸媽過年,過幾天就回來,我們很快就能見面了,別哭!”男孩的安慰讓女孩哭得更加厲害。

  檢票了,女孩隨著人流進入了檢票口,男孩站在檢票口外,隔著欄杆的兩個人,仍舊不願松開手。

  家在遠方,就有無法割捨的牽掛,在牡丹江生活過了,這裡也會有牽掛,離開時,也總會有依依不捨。

  甜——祈盼團圓

  回家過年,在牡丹江務工的仲師傅感覺到的是無限的甜蜜。他告訴記者,來牡丹江打工已經很多年了。起初,他和妻子一塊出來打拼,夫妻倆乾的是瓦工活,每天起早貪黑,和泥、貼磚,靠的是力氣吃飯,每天累得要死,收入並不高。最近幾年,仲師傅的手藝和為人越來越得到“圈裡”的認可,很多人都找他乾活,忙不開的他便從老家帶人組建了一支瓦工隊伍,專門在牡丹江承攬大型的工程。如今,他們這一行的工資節節攀昇,好一點的瓦工一天就能賺到五六百塊錢,作為帶隊的他,收入也自然是水漲船高。

  “我家裡的?在家照顧孩子,早不出來乾了。”想到妻子兒女的翹首期盼,仲師傅甜蜜的小幸福也感染了記者。

  苦——旅途勞頓

  高師傅老兩口是陪兒媳、孫子到浙江與兒子團圓的。剛到候車室,他們就發現一個背包落在了家中,回去取已經來不及了,他們只能再想辦法。這次出門,他們共帶了12個包,主要是3個月大的孫子要用的吃穿用品,高師傅老兩口是這趟行程的主要勞動力,“快70歲了,出趟門不容易”,想到旅途中還要倒車、背包、帶孩子,高師傅翻出幾片降壓藥扔進了嘴裡。

  終於到了登車時間,人們拎著大包小裹飛奔著衝向列車。硬座車廂裡,多數人只能搭在小桌上,昏昏欲睡。硬臥車廂的燈關著,一個格子裡睡了6個人,一陣很有節奏感的鼾聲固執地傳進耳朵,有人在翻身,有人在低聲地埋怨著。

  為了讓兒子躺下瞇一覺,謝師傅站在過道上抽著煙。到哈爾濱之後,他們還要倒車,想到下一段的車票還沒有解決,謝師傅有些郁悶。

  辣——爭搶衝刺

  春運,最能看出中國人多到什麼程度。為了趕上車,人們不得不爭搶:買票要搶,檢票要搶,上車要搶……一段春運旅途,真是辣味十足。

  下午3時,記者從哈爾濱乘坐7173次列車返牡。檢票口的閘門一開,人們便如潮水般湧向車廂。急於上車的乘客和正在下車的乘客相互推搡擁擠著,試圖維持秩序的列車員,也被人群擠到了一旁。

  好在是對號入座,勝利登車的乘客沒有再次發生“火力交鋒”。據了解,春運初期,牡丹江發往北京、大連、溫州等方向的直通旅客列車載客量變化不大,主要以到達、中轉客流為主。春運的高峰期都集中在春節假期後,那纔是牡丹江春運的真正時刻,人流也會比現在多很多。

責任編輯:關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