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五個關鍵詞為同江發展注入新能量
2013-01-31 09:46:18 來源:佳木斯日報  作者:王立峰 孫婧 劉發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佳木斯1月31日訊 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市委十二屆三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給同江市的發展注入了新能量。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總要求,他們提出著力打造“創新同江、實力同江、美麗同江、人文同江、幸福同江” ,五個關鍵詞將為同江注入五種能量,有力地推動全市經濟社會跨越發展。

  不斷創新發展,換思維,轉方式,著力打造創新同江。同江市提出,推進對外貿易由量向質轉變,通過發展實體貿易,構建科學合理的貿易新格局。在抓好一般貿易的同時,發展加工貿易和服務貿易,形成新的貿易增長點。重點推進俄下列木材加工園區、哈裡特果蔬物流中心、哈巴華鴻家具銷售展示中心、北方水泥營銷中心等項目建設,擴大資源類商品進口和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推動對外貿易的全方位轉型昇級;推進農業由大向強轉變。在科技示范和推廣上繼續加大力度,將場市共建引向深入,重點建設好標准化種植示范帶和示范區。繼續加大種植結構調整,擴大水稻、玉米種植面積,努力實現糧食總產量的“十連增”;推進工業由小向大轉變。引進適合市場資源配置的、符合生態環保標准的、有科技創新潛力的、能夠促進群眾就業的、有利於財政增收的工業項目,培育壯大一批生產帶動型、加工拉動型、營銷推動型的工業龍頭企業;推進旅游服務業由慢向快轉變。通過實施新規劃、增設新景點、創建新品牌,把旅游產業由補充性經濟發展成為戰略性支柱產業。加快推進街津口赫哲族鄉壁畫小鎮改造,別亞灣水街、三江口耀邦紀念公園等新景點建設。

  突出重點工作,抓項目,打基礎,著力打造實力同江。繼續強力推進同江中俄跨江鐵路大橋項目,積極做好鐵路口岸申報和後方鐵路擴能改造項目前期工作,謀劃開通鐵路客運運輸,建設海關查私基地,推進東港商貿服務中心和貨物貨車查驗通道項目。全面推進臨江灌區、三村灌區、鴨北澇區治理、臨江土地整理等大項目建設;謀劃篩選一批財政貢獻率高、產業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拓寬招商渠道,細化招商模式,完善招商機制,招引一批質量高、效益好的產業項目;提速經濟開發區建設,完善木材加工園區功能,加強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建設集行政審批、就業和社會保障、人纔交流於一體的公共服務中心。

  充分利用同江市被列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機遇,優環境,保生態,著力打造美麗同江。建生態城、創生態業、走生態路,把同江建設成為一座天藍、地綠、水清、城美的生態之城。積極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推進城鄉“五化”,建好沿江公園、文化公園和俄羅斯風情園。發展循環經濟,積極謀劃中俄界江游、森林探險游、濕地觀光游、農業風光游等生態旅游線路。加大對八岔島等自然保護區的管護力度。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講文明,興文化,著力打造人文同江。倡導“大同博愛,醉美江城”的城市發展理念,把同江打造成為一個具有人文氣息的魅力城市。積極爭創國家級文明城市,推進“三優”文明城市創建工程。加快文化與旅游等產業深度融合,推動魚皮魚骨工藝品的工業化生產和赫哲族餐飲業的規模化發展,打造“赫哲故裡”和“赫哲第一鄉”品牌。進一步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爭創全國文化先進縣(市)。宣傳同江的地緣、資源、民族和生態優勢,全面展示同江繁榮開放、包容博愛的城市形象。實施教育強市戰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保持教育投入不斷增長。抓保障,惠民生,著力打造幸福同江。建設好同江市急救中心,積極爭創二級甲等中醫院,抓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城鄉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紮實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完成棚戶區改造、廉租房建設和農村泥草房改造任務。多渠道、多領域開發就業崗位,擴大社會保險覆蓋面,創新社會管理,建設社會管理“網格化”、“信息化”服務平臺,解決好百姓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同江打造成為一個極具幸福感、歸屬感和安全感的溫馨城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