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廖沙在創作參賽作品《太陽婆婆和月亮公公》。
東北網1月31日訊 26日開始的雪博會首屆中俄雪雕藝術家專業對抗賽激戰正酣。雙方代表隊在10組雪塊上,雕刻出帶有民族特色的雪雕精品,為游人帶來了新的視覺盛宴。
“原來太陽是婆婆,月亮是公公”
把太陽比作男性、把月亮等同於女性幾乎是人們的傳統共識。不過,俄羅斯代表隊的作品《太陽婆婆和月亮公公》徹底顛覆了中國游客約定俗成的想象。
俄方一件新出爐的雪塑作品讓人們詫異,“彎彎的月牙人臉部堅毅,嘴角還長出打卷的胡須”,而“太陽不但笑得嫵媚,還飄起波浪長發”。
對於大家的不解,俄羅斯隊隊長阿歷克謝·廖沙也很詫異,他雕的作品就是“太陽婆婆和月亮公公”,“沒錯啊!”——原來,在俄羅斯傳統意識裡,人們更看重婦女和孩子的地位,因為她們是力量和光明的象征。
看雪雕真長知識啊!
是雪雕師,也是“講解員”
看見雪鏟躺在雪塊下“閑著”,廣東游客小謝趕緊舉起,對著雪塑師們正在創作中的“小白兔拔蘿卜”雪雕擺出投入工作的造型。而另一些游客,則不約而同地舉起手機、相機定格正在成型中的雪雕作品……這對他們的意義在於,“哈爾濱,我來了,我見證了雕冰塑雪的過程。”
雪雕師們也習慣了被熱情似火的游客圍觀的工作狀態。不過,對於可與游客實現“無障礙”交流的中方雪雕師而言,他們還被“強加”上另外的職責。
“這雪和天上下的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制造出來的,你們怎麼雕的……”雪雕師王勝利說每天都要解答各種各樣的好奇提問。
“煩不煩啊?”記者問。
“有什麼好煩的,他們了解了纔能更好地理解你的作品。被人理解了,我們也高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