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月31日訊 (記者 王蕊)為進一步提高哈市農村婦女的健康水平,促進農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普及,哈市衛生局決定對哈市參加新農合的婦女實施盆腔炎、宮頸炎等10種婦科疾病基本醫療服務予以90%報銷補償,上限是每人每年400元。這一惠民舉措,極大地調動了農村婦女治療婦科疾病的積極性,受到廣大農村婦女的歡迎。
農村婦女帶著卡片就可免費做婦科檢查。東北網記者 王蕊 攝
患者:離家近、花錢少、能報銷
29日上午10時許,記者在哈市道裡區新農鎮衛生院婦科保健診室門口看到,前來做婦科檢查的農村婦女絡繹不絕。剛剛做完婦檢的婦女李亞波告訴記者,她住在離新農鎮衛生院7裡地的前進村,患宮頸糜爛6年多,腹痛等癥狀讓她乾基本的農活都很困難。
李亞波說,她也去過大醫院幾次,7000多元的治療費用讓她望而卻步。“不是不想治,是治不起,直到同村的姐妹也在新農衛生院做了同樣的手術,新農合報銷以後,纔花了200多塊錢,我纔狠下心來。”李亞波說,她在10號做了手術,術後恢復很好,這次是來做檢查的。
附近新農村的婦女郭麗欣向記者講述她的“曲折”求醫路,她說,她患宮頸囊腫已經很多年了,囊腫越來越大,肚子也墜脹、疼痛得直不起腰來,更別說乾農活兒了。
前段時間,哈市一家婦科醫院來到村裡動員婦女們每人花50元辦了一張婦科檢查的卡,說只要辦了這張卡,到他們醫院做所有的婦科檢查都不用花錢了。到了醫院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光是檢查又花了340元錢,要想做手術還得6000元錢,一聽得這麼多錢,同村的幾個婦女都嚇得回來了。一開始,聽說家附近的衛生院就能治她這樣的病,她開始不信,別的婦女做了婦科手術只花了200多塊錢,新農合還能報銷,所以她就上衛生院來了,現在做完手術6天了,正准備出院回家。
醫院:就診率大大提高
記者采訪了哈市道裡區新農鎮衛生院院長李英,她告訴記者,快過年了,受傳統思想的影響,每年的這時候,醫院幾乎都沒有人來醫院看病。
“從這項惠及農村婦女健康的政策實施以來,通過該院醫護人員,及基層鄉村醫生的大力宣傳,並向婦女發放免費婦科體檢卡,廣大農村婦女逐漸認識到這一惠民政策給她們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李英說。
新農鎮轄區35—59歲的農村婦女大約有6000多人,婦女生育加上體力勞動大部分婦女都患有宮頸炎、附件炎、宮頸糜爛等婦科疾病,大醫院動輒幾千、上萬的治療費用也讓疾病一拖再拖,危害了婦女健康。這項惠民政策實施以來,新農合報銷以後,婦女治療所患婦科疾病只需200到300元,而且,患者離家近,便於家屬照顧,也節省了支出,每天前來就診的農村婦女都有10到20人左右。
衛生局:惠民政策持續一年
據哈市道裡區衛生局基層科科長梁廣雲介紹,關於農村婦女婦科疾病門診基本醫療服務惠民項目是根據道裡區衛生局的倡導下,經過哈市衛生局多次派新農合工作人員下鄉調研,根據鄉鎮衛生院的醫療現狀,以及對農村婦女健康狀況的普查,於2012年12月27日出臺了《哈爾濱市衛生局關於婦科疾病門診基本醫療服務惠民項目的通知》,該通知內容包括哈市轄區內所有參加新農合的婦女在道裡區、道外區、南崗區、香坊區、平房區、松北區鄉鎮衛生院就醫,實施婦科疾病門診基本醫療服務,新農合予以90%報銷。補償時間為2013年1月1日開始到2013年12月31日結束。補償標准為婦科疾病門診基本醫療服務醫藥費控制在400元/例次以內,使用家庭賬戶支付40元,家庭賬戶不足40元或已清空的,使用現金補足支付,其餘醫藥費不超過360元,由新農合基金全額補償,每人每年只享受1次。補償病種包括外陰炎、陰道炎、盆腔炎、宮頸炎、宮頸糜爛、宮頸囊腫、宮頸息肉、附件炎、前庭大腺炎(膿腫、囊腫)、外因贅生物等10種婦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