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天使”們給鳥建窩為鳥喂食,阻止游人的對鳥的侵害,給鳥兒們橕起了一片遮風擋雨的天空。

護鳥人自掏腰包,買了兩畝地打出來的玉米,都撒到草原上,喂了丹頂鶴與大鴇……

瘦弱單薄的身體、刀刻般的皺紋,黝黑的皮膚,刻畫出了這一位飽經歲月滄桑的護鳥人——董義。

美好的生命,卻這樣短暫的停留。願鳥常駐——每當看到蜷縮的鳥兒,內心都會發出這樣的吶喊。

鳥兒張開翅膀在天空翱翔時,董義深情地望著它,就如它是自己的孩子。

董義有一把鐮刀,只要看見捕鳥人支的粘鳥網,就像見了仇人一樣,啥也不問,先用鐮刀把網砍個稀爛再說。

放飛鳥兒前,要很費力的剪掉又細又密的粘網。看似無趣平淡的行為,卻是在挽救一個又一個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