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市民鞭炮情結逐年變淡 首日銷量同比少4成
2013-02-04 09:33:35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吳雨桐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4日訊 往年的小年一到,早早就能聽到窗外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而今年的小年,很多市民都發現,外面的鞭炮聲比往年少了,放鞭炮的人也少了,連賣鞭炮的商家也都說:“今年的生意比往年淡了很多。”過年放鞭炮情結逐漸在淡化,市民越來越重視安全問題,以及近期天氣和空氣質量的影響,讓很多市民都選擇了少放鞭炮。

  鞭炮攤前有點冷清。

  鞭炮聲響不如往年熱鬧

  農歷臘月廿三是“小年”,小年一到,過年也就進入了倒計時。往年的小年,外面的鞭炮聲都十分熱鬧,走在街上,也經常能看到紅紅的一片鞭炮紙屑。然而今年的小年,不少市民都發現,往年熱鬧的鞭炮聲,今年都聽不見了。

  “往年過小年的時候,早早就能聽到外面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一直到半夜都響個不停,但是今年外面放鞭炮的明顯少了很多,一上午的功夫,我只聽到外面放了兩三掛鞭。”家住南崗區大眾新城小區的市民孫先生說。很多市民都和孫先生有同感,家住科大小區的張先生告訴記者,從早上開始,就沒有聽到往年那樣熱鬧的鞭炮聲,原本以為晚上放鞭炮的人會多起來,不過直到晚上6點,都沒怎麼聽到鞭炮聲。張先生說:“我還以為是自己記錯了日子呢,特意去翻了日歷,發現今天真的是小年。沒有了鞭炮聲的小年,還真有點不習慣。”

  負責和興十一道街路段清掃工作的環衛工人劉鳳華說,今年放鞭炮的少了,地上的紅紙明顯見少,往年光清掃這些就得花上不少功夫。

  攤點少5%銷量同比少4成

  在哈市南崗區和興十一道街附近一處煙花爆竹銷售點,經銷商李女士告訴記者:“今天是第一天開始賣,生意有點冷清,過來看的人挺多,但是真正買的卻沒有多少,一上午只買100多塊錢。”

  在學府路上一處煙花爆竹攤點上,攤主季女士也有同感。季女士告訴記者,一上午的時間,她只賣出1000多塊錢的貨,和往年相比,今年明顯賣得不怎麼好,銷量只有往年開賣第一天銷量的6成。


  記者走訪了解到,今年鞭炮銷售首日,各大鞭炮銷售點銷量比去年平均少了4成。

  哈市今年主城區臨時佔道鞭炮攤點審批總量擬定在350個以內,較去年減少5%左右。道裡區臨時佔道鞭炮攤點審批量不超70個,道外區不超過110個,南崗區不超過70個,香坊區不超過100個。同時,相關部門禁止在友誼路、康安路、北新街等快速、主乾路上設置攤點。攤點審批街路以次乾道以下街路為主,其佔道面積將控制在8平方米范圍內。根據哈爾濱市政府1月20日發布的《關於2013年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通告》內容,哈市建成區內,2013年2月3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三)至2013年2月24日(農歷正月十五)期間,除2013年2月9日(農歷除夕)全天外,每日6時至24時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其他時間禁止燃放。

  小年空氣質量迎“笑臉”

  由於哈市近期霧霾天氣較多,空氣質量明顯下滑,很多市民都認為,燃放鞭炮會對空氣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紛紛減少購買和燃放鞭炮,並在論壇、微博上發起倡議,希望市民在春節期間不購買或少購買、不燃放或少燃放鞭炮,通過點滴之舉,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過個“綠色春節”。

  市民齊歡說,最近他在網上總能看到大家討論空氣污染、霧霾天氣、PM2.5等話題,而臨近春節了,很多網友都開始倡議,今年春節減少購買和燃放煙花爆竹,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我覺得這樣的倡議特別好,減少購買煙花爆竹不但能減少對空氣的污染,而且也能節省花銷,所以我家今年只買了兩掛鞭炮,准備在除夕夜和正月十五的時候燃放,有個過新年的意思,用實際行動來支持這項倡議。”齊歡說。

  哈市市民杜先生表示,往年過小年的時候外面的鞭炮聲總是此起彼伏的,有些爆竹的聲音非常響,特別擾民,而且每次燃放過後,空氣質量都非常差。杜先生說:“今年我會響應網上的倡議,春節期間少買、少放鞭炮,減少空氣污染。雖然我自己的力量很微弱,不過我會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來響應這項環保倡議。”

  根據哈爾濱環保網空氣質量監測系統顯示,哈市部分監測點空氣質量依舊良好,繼續迎來“笑臉”。3日14時,哈市12個監測點中,松北商大、嶺北、阿城會寧、道裡建國路、平房東輕廠、呼蘭師專六處監測點AQI指數已達100以下,空氣質量達到良好,剩餘6處監測點,除太平宏偉公園監測點AQI指數達到158,空氣質量等級為重度污染外,其餘五處監測點均為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除動力和平路監測點為二氧化硫外,其餘監測點均為PM2.5。

  鞭炮情結逐年變淡

  在記者詢問的多位市民中,很多年輕人都表示,雖然家中老人都認為,過年要放鞭炮,而且越響亮越好,但是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情結。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做生意的買賣人已經漸漸成為了鞭炮消費的主要人群。但是隨著這些人的年輕化,他們每年購買的鞭炮數量也有明顯下降。和家人一起在和興路上經營飯店的王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並沒有特別濃的過年放鞭炮情節,但是父母總覺得,過年一定要放鞭炮纔有年味,尤其是開鋪做生意,過年過節放鞭炮那是必不可少的。王女士說:“雖然我每年也會買鞭炮,但並不會花費太多,每年也就是在小年、除夕、初八開鋪和元宵節的時候各放一掛鞭。”

  而很多年輕市民也都表示,已經不再像小時候一樣熱衷於過年出去放鞭炮了。今年25歲的小王說:“小的時候每到過年,家裡都會買好多掛鞭、摔炮、煙花、二踢腳等等,那時候年紀小,就喜歡跟著爸爸出去放鞭炮、放煙花,每年都玩得特別開心。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這些漸漸沒有了興趣,總覺得過年放掛鞭意思意思就行了,比如今年,我們家就買了幾掛鞭,准備在除夕、初一和十五的時候放。”

  少放鞭炮倡導節儉

  省社科院社會學研究員趙瑞政表示,雖然放鞭炮是一種傳統習俗,但是如果燃放的過多則會對環境、安全等方面產生一定影響。他認為,現在城市間的樓房較多,高空中燃放的煙花爆竹很容易產生一些不安全因素,同時,燃放過多的鞭炮對環境污染也很大,尤其是每年的除夕夜,爆竹中的化學成分會加重空氣的污染。對此,趙瑞政表示,應提倡春節期間減少燃放煙花爆竹,不但可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降低不安全事件發生的幾率,同時也是在習俗觀念上節儉的一種體現。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