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4日訊 科技示范園區項目、省級工業園區勃利農機產業園項目上項完畢,駝腰子山風力發電項目籌備完成,投資億元的城北綜合物流園區等項目蓄勢待發……一批批重大項目的落地生根、建成投產、競相發展,勾勒著勃利縣未來經濟發展的壯麗前景。
勃利縣堅持項目立縣,抓好大項目前期謀劃,拓寬大項目生成渠道,提昇大項目建設水平,改善大項目建設環境。在項目建設帶動下,該縣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項目建設已成為勃利縣經濟提速發展的強勁“引擎”。
實施“煤炭產業鏈延伸工程”,主導產業實現新突破。落實煤炭及礦產資源開發規劃,實施“穩定產量”和“煤源擴展”戰略,延長煤電化基地服務年限。推進宏偉林場、小五站和勃利南區勘探普查,加快礦井整合和集團化經營步伐,保持產業發展實力。整合煤焦企業下游產品,延伸煤焦電化產業鏈條,提高煤炭產業附加值。“十二五”期間,煤炭轉化率將達到50%以上,新建3處大型現代化礦井,重點實施45萬噸合成氨、80萬噸尿素、6萬噸環已酮、5萬噸已二酸、98萬噸焦化、40萬噸生物質型煤、5萬噸苯加氫和聚乙烯醇、二甲醚、煤焦油等精深加工項目,推進石墨、石油、黃金勘探開發。
實施“非煤工業提速工程”,戰略轉型實現新突破。落實經濟轉型規劃,扶持傳統產業,培育新興產業。加快建設省級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園,組建農機具制造集團。大力發展糧油、肉類等綠色產品加工業,實現農副產品加工業提檔昇級。搞好林果等山特產品生產,借助家具節拉動木制品產業。打造煤矸石陶粒砌塊、粉煤灰燒結空心磚、岩棉制品、水泥粉磨等新型建材業,培育木塑、大豆纖維、玻璃纖維棉等新材料產業,積極發展生物制藥、色素提取、風能、太陽能等新興產業,壯大利健、勃陶、東響、森鑫等外貿出口型企業。盡快做大非煤工業總量,力爭“十二五”期末規模上非煤工業增加值突破40億元。
實施“招商引資上項目工程”,“聚寶盆”效應實現新突破。突出項目庫建設、招商引資、對上爭取、搞活融資、激活民資“五輪驅動”,拓寬區域合作,更深領域融入哈爾濱和沈陽城市經濟圈。建立項目投融資體制,爭取引入外埠商業銀行,完善投資擔保公司和中小企業融資平臺。強化工業集中區管委會職能,建立和完善科學高效的運行機制,搞好集中區項目管理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