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4日訊
經過近兩個小時的車程,家住哈爾濱市松北區的李兆斌准時走進哈爾濱港務局三層會議室。和團長段永安打過招呼後,他拿出圓號開始試音——每逢周一、周四,這裡都會成為哈爾濱神州愛樂樂團的排練場。不過雖然是室內,室溫卻不比外面高上多少,演奏員們全部棉服加身,指揮高文纔更需要常常搓手來取暖。隨著《茉莉花》的優美旋律響起,這裡的每個人都露出了滿足的微笑。作為一支民間樂團,盡管困難重重,但這群平均年齡45歲的50餘名團員仍能定期聚在一起,原因不過兩個字:愛樂!
因樂集結
2011年8月,神州愛樂樂團在幾位老友的一拍即合中誕生。
團長段永安、副團長張連華以及指揮高文纔等人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伙伴:“小時候都是學校宣傳隊的,我們還一起迎接過來訪的西哈努克親王。”和很多哈爾濱人一樣,這群居住在老道外的孩子們自幼就受到音樂的熏陶和教育。在過去的幾十年裡,他們有的從政、有的經商,還有的從事音樂教育。如今,這幾個老伙伴早已過了“知天命”之年,在國家推崇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背景下,他們百感交集,“哈爾濱有很多熱愛音樂的人,‘音樂之城’該有自己的民間愛樂樂團,於是我們幾個老哥兒們就盤算著搭建個平臺弄出點聲兒來!”
段永安介紹說,“愛樂樂團”的說法最早來自西方,如今已經成為音樂愛好者、熱愛音樂藝術的代名詞。神州愛樂樂團以“愛樂”為名,更以其為建團的宗旨。也正是因為這樣,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神州”在短時間內吸引了很多民間愛樂者。張連華說:“在現實生活中,音樂也許只能成為個人愛好,但也是很多人一輩子的夢,‘神州’為他們提供了這樣一個空間,來實現他們心中的願望。只要本著‘愛樂’的精神,不帶有任何經濟目的,我們的大門永遠向他們敞開。”
與哈爾濱其他民間樂團不同,“神州”中一半以上的成員都是專業演奏員,他們曾在國家或省、市專業文藝院團中從事過多年的演奏工作,如小提琴手董英男、盛軍就分別是原沈陽軍區前衛歌舞團和原濟南軍區文工團的樂手,66歲高齡的長號手胡志祥則是原哈爾濱交響樂團的樂手。樂團的其餘大部分成員則和段團長一樣都是受過音樂教育、並未從事音樂工作的民間愛樂者,如打擊樂演奏員王繼斌的職業就是警察。盡管大家來自不同的領域,但排練起來卻沒有任何的隔閡,董英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樂團成員雖然來自不同崗位和不同地區,但大家因為相同的愛好走到一起,以音樂為共同語言,非常默契。”
因樂堅持
作為一支民間樂團,神州愛樂樂團沒有資金的支持,也沒有專用的排練場地,但憑著對音樂的熱愛之情,他們通過群體智慧和個人奉獻將橫亙在樂團前的難題一一解決。
為了讓樂團更規范,“神州”成立了議委會,通過表決確定演出曲目和服裝。為了讓排練更順暢,他們建立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安排專人考勤。為了讓團員關系更融洽,兩位團長逢團員紅白喜事都會代表樂團出席。因為是自發組團,所以樂器配置並不均衡,為大局考慮,原本拉小提琴的朱光改為中提琴。為了讓樂團更加完整,團長、團員紛紛自掏腰包購買了定音鼓、貝斯椅、譜架等設備……
隨著團員的增加,建團初期的排練場地再也容納不下50餘人的樂團。在段永安的奔走下,哈爾濱港務局提供了空閑的會議室給“神州”進行排練。雖然排練既沒有獎金也沒有補助,場地位置偏遠且條件艱苦,但樂團每周兩次的排練卻始終不曾間斷。為了准時參加排練,家住鍋爐廠的小提琴手李英愛,每次都要提前兩個小時從家裡出發,去年的冬天尤其寒冷,李英愛兩次被凍得直哭。像她這樣的演奏員還有很多,比如家住松北區師大附近的圓號手李兆斌、家住新華鎮的大貝斯手楊旭峰,盡管路途遙遠,但都阻擋不了他們追求音樂的熱情。
“排練中有一種滿足感,一種在音樂中尋求愉悅的快感。”樂團指揮高文纔說,“雖然條件非常艱苦,但大家都非常認真,每排練好一首曲目後,那種在藝術上的享受真是比吃了大餐還高興。”
因樂輝煌
天道酬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神州愛樂樂團排練了一大批交響樂、室內樂,歌劇、芭蕾舞劇及電影配樂作品,並開始不斷接到演出的邀約。去年6月,“神州”與市歌劇院合作,為在鶴崗舉行的詩歌朗誦會擔任現場伴奏;7月,全國電視臺臺長會議上,再次出現他們的身影;8月,“神州”與智障人士、天纔指揮舟舟合作演出。直到去年12月29日,“神州”終於在我市道裡文化宮舉行了樂團的首個專場音樂會。
在這場名為《飄舞的旋律》的新年音樂會上,觀眾欣賞到了《北京喜訊到邊寨》、《長號在前》、《達姆達姆》等管弦樂作品,以及耳熟能詳的《卡門序曲》、《康康舞曲》、《波基上校進行曲》等音樂作品。憶起當晚的演出現場,所有的演奏員都露出了笑容。“觀眾席上大都是樂團成員的親友、居住在附近的群眾以及熱愛音樂的市民們,我們能夠感到他們從音樂中獲得的歡樂。”張連華說,這場音樂會是神州愛樂樂團的一次匯報演出,更是一份以音樂為表達方式的新年禮物。雖然演出已經結束,但“神州”的樂音卻久久沒有散去。60歲的退休工人王國亮看罷演出後特地購買了一支薩克斯,打算從頭學起。
經歷了這一年的積淀,“神州”對未來有著更美好的期許,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影響力,讓哈爾濱的每個市民都能愛上音樂。“我們會引導下一代或更下一代走上音樂這條路,”團長段永安說,“將來我們會試著吸收具備一定水平的小朋友學員,讓他們在排練中更好地成長——我們會走進社區演出,也希望能參加今年的森林音樂節,爭取在明年的哈夏舉辦自己的專場音樂會!”
雖然已近農歷春節,但“神州”的排練仍未停止。指揮高文纔介紹說,演奏員對自己有著清醒的認識,“我們的演奏水平還有著很大的提昇空間,大家都知道藝無止境的道理,想要成長必須要不斷地練習和磨合!”觀看了“神州”的演出後,青年宮副主任劉錫泰動情地說:“哈爾濱之所以被譽為‘音樂之城’,就是因為有著這樣一些普普通通的愛樂人,他們的堅守和執著是我們這座城市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