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養路工人們的世界 平凡崗位中不平凡的人
2013-02-05 09:23:04 來源:黑龍江網絡廣播電視臺  作者:譚宏志 鄒文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采訪當天正在值班的蘭崗道班工人們。

  人們常說做工人辛苦,而做養路工更是辛苦。國道公路養護365天,每天都是工作進行時。烈日當空,工人們頂著星星就上路,直到晚上看不見路了纔回家。寒冬臘月,他們冒著零下30多度的嚴寒除雪保暢,手腳凍傷了都沒覺得,幾天幾夜不合眼都毫無怨言。寧安市公路養路段的工人們每天都在譜寫著不一樣的生活。

  一群為工作捨家的漢子們 一群每天都在昇級的工人們

  姜躍洋是蘭崗道班班長,是一個烈士的後代,父親曾為救落水兒童而犧牲。2011年6月蘭崗道班作為黑龍江省公路段的代表之一迎接國檢,那時他的妻子面臨臨產,而母親也摔傷胳膊,但他卻自己默默承受著這一切,仍然帶領同志們吃住在道班,日夜奮戰了兩個多月。6月7日,妻子就要生產了,可姜躍洋還在公路上忙碌著。等他趕到醫院時,妻子已經被推進產房了。在家庭與工作的天平上,他的砝碼偏重於後者。也正是這群為了工作捨棄自我的漢子們纔打造了今天蘭崗道班的輝煌。公路養護1997年至2011年連續15年保持全省公路行業排頭,2011年被交通部授予“全國模范道班”榮譽稱號。


  蘭崗道班工人們的休息室。

  蘭崗道班的工人們年齡大約在35-40歲左右,工作年齡一般都有10多個年頭了,這些養路工人們見證了這些年牡丹江市道路發展的變化。姜班長說,首先是路面變化比較大,從之前的砂石路變成了現在的水泥路;工作的設備也發生了變化,機械化程度高,之前都是人工掃雪清路面,現在人們勞動強度降低了;其中變化最明顯的是他們對崗位的定義,由最開始的勞動型崗位變成服務型崗位,因此工人們的工作思路和態度都發生了很大轉變,現在大家每天都在不停的學習昇級。

  提起蘭崗道班養路工,用多纔多藝一點也不為過。養路工人不但負責道路整潔和安全的維護,還要承擔起維修因水毀造成的道路和橋梁塌陷的職責。此外,修剪道路兩旁的樹木,不讓樹木的枝葉遮擋視線和剮蹭來往的車輛也是他們主要工作之一。現在的他們每天都在研究新的知識,努力去學習新機器的高科技操作。蘭崗道班的老班長說到:“現在看到一個新機器,我要是不會弄,心裡就特別難受,一定會想辦法去研究它,把它學會了。”正是這群熱衷學習不但進步的工人們纔為我們打造了一個舒適安靜的公路環境。


  蘭崗道班所獲得過的榮譽。

  一群熱愛生活的平凡人 一群需要關注的戰士們

  養路工人們工作很辛苦,有的時候他們的工作特別枯燥,一個人守護在空曠的公路上來回巡視。午飯只能隨時帶在身上,路上連個熱飯和歇腳的地方都沒有,冬天,他們只能冷著吃午飯。但即使這樣的工作環境,他們也從來沒有人抱怨過,一直都是那樣的積極樂觀。私下裡大家打打撲克下個棋。采訪時,正好趕上養路工人們為年會節目做彩排。一問纔知道,他們的節目不但有雙簧,就連最火的《江南style》大家也會跳。正是這樣一群熱愛生活的人纔讓我們體會到工作在第一線工人們的可愛。

  采訪中,寧安市公路養路段楊書記告訴記者,她現在最大的感受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多關注關注養路工。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條件都非常艱苦,但他們卻毫無怨言的一直默默付出著,我們應該向這些戰士們致敬!

  一張張認真工作的臉,一雙雙勤勞朴實的手,他們是那麼的可敬可愛。雖沒有城市的喧囂但他們在工作中力求上進,無怨無悔。在酷暑中堅持在寒冬中堅守,在一天又一天壯麗的公路養護事業中實現著自己的人生價值!

[1]  [2]  [3]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