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4日訊(記者 平靜)春節是我們民族古老的節日,孝敬也是這個民族最寶貴的東西,住在哈爾濱中醫藥二院的韓大爺就深深的感受到了這種寶貴的濃濃親情。
大年初一的早上,韓大爺的二兒子如常來到醫院,先給韓大爺喂點水,然後把食物打成糊狀通過針管將食物直接打入到韓大爺的胃裡。他的大兒子對記者說,韓大爺患的是腦梗塞,吃東西吞咽困難,也不能說話,只能通過這種方式來給他增加營養,希望他能盡快恢復。
韓大爺的兒女在床前照料老人。
韓大爺是這個樓層病人中年齡最大的一位,今年83歲,自小就離開家闖關東到了哈爾濱,1950年的時候參加了抗美援朝,做過抬擔架的護理人員。他有三個孩子,老伴在他39歲的時候就過世了,當時最大的孩子只有16歲,老人既當爹又當娘,如今最大的孩子也已進入不惑之年,孫子孫女也都相繼結婚生子,而他自己沒有再婚,一個人過了40多年,把自己的全部都給了孩子們。
“1月21號,老人因為流口水不能吞咽東西,所以來到醫院治療。1月31號那天晚上老人右手突然不會動了,又緊急送到了醫大四院,當時醫生讓我們做好思想准備,說是肢體突然有問題肯定是腦部突發大面積梗死,情況不是很樂觀。我當時的感覺就是害怕!從去年9月份到現在這近半年多的時間裡老人因為腦梗住了4次院,我白天上班晚上在醫院陪護成了家常便飯,說不累那是假的。但是我爸這一生不容易,沒享過什麼福,我能做到的就是盡量多陪陪他。過年了就是一家團聚的日子,老人這個情況只能在醫院過了,所以放假了我們姐仨就決定從年三十開始陪在老人身邊,他雖然不會說話,但是我能感覺到我爸挺高興的,只要他高興我們就開心。”韓大爺的大兒子不無感慨的對記者說。
韓大爺接受治療。
“老人目前已經接受了1周多的康復治療,吞咽的功能有了一點改善,就是走路需要別人攙扶,有時候會糊涂,拉了尿了自己不知道。不過比起剛住院那會可是好很多了。你知道嗎?這老頭多厲害,初二早上自己就把管子給拔掉了,他的手其實還不太好使呢。”韓女士笑著說。
兒女們為老人准備的米糊原料。
“老人現在能吃點糊狀的東西,不像剛住院的時候喝水都會嗆到,這不老人的孫子孫女特地給買來了攪拌機和米糊機,做米糊給老人吃,看看這些。”韓大爺的小兒子說著把給老人吃的米糊原料拿出來。“山藥豆、核桃仁、花生米、黑芝麻、燕麥、小米,大米,我們幾乎把家裡的東西都拿過來了,就把這當家了,每天給老人做新米糊,既營養又好吃,對他的病情有好處。”韓大爺的小兒子邊拿著山藥豆邊對記者說。
韓大爺吃著女兒精心准備的草莓。
為了鍛煉咀嚼能力,家人為老人准備了草莓和小柿子,既好咬味道又好。“過年這幾天草莓的價格有點貴,20多元一斤,我們姐仨只有我退休了,能領到1400多元的勞保工資,兩個弟弟都是下崗職工,在外面打點零工收入都不高,除了家裡開銷也所剩不多。但是,我們姐仨都覺得只要老人能吃,再貴的東西都要買。”韓大爺的女兒邊說邊把草莓遞到老人的手裡。“還好,這幾年政策好了,老人有了醫保,也使我們的負擔減輕了很多。”
女兒為老人清潔口腔。
記者看到韓大爺用左手拿著草莓一點一點的啃食,嚼起來有些費力,口水混合著草莓的汁液順著老人的嘴脣往下流,老人的女兒細心的為老人擦拭著。吃到最後,稍大一點的草莓塊在老人的嘴裡咕嚕半天,老人嚼不了也咽不下去,他的女兒就用手幫助老人把剩下的草莓摳出來。韓大爺女兒跟記者說老人每天都要這樣練習多次。
女兒給老人喂飯。
“老人就跟小孩子一樣,除了要細心照看,還要哄著他,讓他高興,雖然我爸現在不能說話,但是他啥都明白,我們做兒女的就希望老人健康,能給我們更多的時間來孝敬他,別說是逢年過節了,其實老人在我們身邊的每一天對我們來說都應該是節日。”老人的女兒跟記者感慨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