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環保網的環境空氣質量發布系統顯示,昨天中午,隨著燃放“開門炮”的高峰結束,我市空氣質量逐步轉好。13時,松北商大、道外承德廣場等監測點空氣質量等級為良。本報記者 劉玉璽 攝

南極名優城門前,行人踩著燃燒的鞭炮屑艱難行走。本報記者 楊銳 攝
東北網2月17日訊
昨天是春節過後上班的第一天,按往年慣例,各商家門前大都會響起一浪高過一浪的“開門炮”,而記者走訪發現,今年初七“開門炮”沒咋崩起來,機關單位放得很少,一部分商家雖然炮聲不斷但總體數量比去年少了,全市清掃鞭炮屑150噸左右,不及去年的一半。記者目擊:
開門炮聲小了個別商圈還有點鬧
這些商圈地面很乾淨
昨天早上7時15分,記者來到香坊區樂松商圈,只見樂松廣場地面乾乾淨淨,沒見一點鞭炮屑,一名環衛工人只掃了10分鍾,就完成工作了。廣場商家對記者說,其實大家往年放“開門炮”只是盲目攀比,今年誰家都不放,初七早上安靜得很。
記者驅車來到和興路上,從和平路交口一直到西大直街交口路段,整條街都很安靜,沒聽到鞭炮聲;隨後又來到南崗區學府商圈,大大小小的商家都相繼開門迎客了,但沒見有商家放“開門炮”。一商家坦言,附近路過的人和車太多,放鞭炮很危險,弄得烏煙瘴氣顧客還很反感,商家們也就沒興致放了。8時30分許,記者又來到道裡區中央大街,整條街被打掃得很乾淨,步行街上游客和路人顯得很悠閑。市民張女士講,剛纔從紅霞街走過來,還看到有放“開門炮”的,但到了主街確實很消停。
這些繁華地段鞭炮聲稀了
昨早,記者在香坊區和平路上看到,近百個商家,只有一家銀行和一家藥店門前濃煙滾滾。在西大直街上,沿街商家店鋪中,只有個別幾家當街燃放鞭炮。在哈爾濱中澳合作支持企業發展中心門前,一大串鞭炮當街擺在地上等待燃放。這時,在馬路對面的金工電子大廈傳來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記者幾乎看不到路上的車輛。在現代肛腸醫院門前,一堆鞭炮屑著起了火。
在地段街、紅霞街、建國街、安國街、新陽路和曼哈頓商廈門前,有個別商家和單位燃放鞭炮,如:省歌舞劇院、興業銀行、哈市中慶燃氣有限責任公司物資采購中心等單位門前,都有大量鞭炮屑存在。曼哈頓業戶孫大姐講,今年商家環保意識強了,大多不再放“開門炮”,即使燃放鞭炮,放的也少多了。
個別商業街“開門炮”很響
記者走訪中發現,首日上班燃放“開門炮”的機關單位很少,大多數都是商家。昨天早上,南極市場門前、宣化街汽配城附近、愛建商圈愛建路和上海街附近,成為燃放“開門炮”的重災區,讓環衛工人叫苦不迭。
8時50分,記者驅車自道裡區沿地段街向道外區南極名優城方向行駛,剛走到八區體育館路段,遠遠地就看到南極名優城路段隆起大量濃煙,走近後發現南極名優城停車場千餘米地面上已鋪滿紅色鞭炮屑,許多還未來得及被掃起的鞭炮屑在廣場上冒著白煙,行人在廣場上踩著燃燒的鞭炮屑行走如同經過硝煙的戰場。在宣化街汽配城附近,大大小小汽車零配件、汽車裝飾品門市上百家,鞭炮聲此起彼伏,走在宣化街高架橋上的車輛如同在雲上行,而街道上行走的路人就像走在大霧中一樣。
9時15分許,記者在上海街看到,營口銀行哈爾濱分行門前掛著10多掛鞭炮,炮聲響起,路人紛紛躲避,記者上前拍照被嗆得直淌眼淚;馬路對面的法國拉菲利爾酒莊門前也是滿地紅色鞭炮屑,樓上寫字樓業戶還在不斷往地上擺放鞭炮。在愛建路上,許多商家門前遍地都是鞭炮屑,也沒有商家主動清掃。

地段街一商家配合環衛工人清掃門前鞭炮屑。本報記者 楊銳 攝
環衛部門:開門炮紙屑減少百餘噸
昨早7時40分許,記者在香坊區和平路上看到環衛工人李大哥正在清掃路邊鞭炮屑。李大哥告訴記者,往年這條街放“開門炮”的商家很多,大家都比著放,放完後這條人行道就像鋪了層紅地毯一樣,人走過去直嗆眼睛。今年放鞭炮的少了一半還多,清掃起來輕松多了。
在南崗區和興路上,環衛工人吳大姐興奮地說:“這條街上商家最多,今年媒體呼吁少放鞭炮,沒想到商家都很響應,今天早上基本沒有放的,工作量比去年減少一大半。”
據市城管局環衛辦孫副處長講,新晚報與道裡區文明辦聯合發起的“少放一點兒鞭多點兒透亮天”倡議,在全市引起廣泛共鳴,尤其是“開門炮”,在2000多家商家和機關單位的帶頭下,許多企事業單位積極響應。昨天我市“開門炮”共產生鞭炮垃圾約150噸,不及去年的一半,8000名環衛工人上崗普遍反映輕松多了。
環境監測:今年初七冰城天最藍
由於“開門炮”減少和良好的氣象條件,昨天冰城迎來近年來最乾淨的初七。昨天,哈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信息顯示,除了早晨8時至10時個別監測點位PM2.5接近輕度或中度污染,其餘時段全市12個監測點位空氣質量均值接近“良好”。
昨天,記者在市環境監測中心網站看到,早上6時至7時許,哈市PM2.5監測數據顯示,12個監測點位均值為83,其中松北商大、阿城會寧、呼蘭師專、道外區宏偉公園等空氣質量呈優,數值低至60左右。但從8時開始至10時,12個點位PM2.5監測數值迅速攀昇,其中道裡區建國街、香坊區紅旗大街等監測數值超過了140,呈輕度污染,個別監測點接近中度污染。以道裡區建國街為例,7時數值為99,8時為167,9時昇至183,10時回落到165,11時降至89,12時最低為75。
監測中心總工程師白羽軍講,昨天早8時左右監測點數值驟昇,主要是燃放煙花爆竹產生的二氧化硫造成的,但很快就紛紛回落,臨近中午,全市各監測點均值為73(75以上為污染),空氣質量良好,今年“開門炮”燃放對空氣影響確實比往年小。
部分機關商家:“開門糖”取代“開門炮”
昨天剛上班,省個體勞動者協會、省私營業者協會和省消費者協會就收到了來自省工商局領導的“開門禮物”:每人一個紅苹果、一個火龍果和一盒巧克力,代表著平安、紅火和甜蜜。省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劉愛芝說,“開門炮”既污染環境,又會帶來安全隱患,以這種創意給同事們拜年取代放鞭炮,更深入人心,也能為蛇年討個好彩頭。
為摒棄陋習,保護環境,哈市還有很多商家選擇初七放棄“開門炮”,綠色開門。記者昨天在樂松廣場麥當勞餐廳看到,屋內的牆壁上掛滿了彩色的圖畫,寫滿了新春祝福的話語。對青鵝業總經理孫秀蘭告訴記者,今年她的85家連鎖店全部承諾不放“開門炮”,公司決定將鞭炮錢拿出來購買糖果,把“開門炮”變成“開門糖”,既環保又能拉近與員工的距離。中央大街上一家體育用品商場的店長表示,每年放“開門炮”就是為了攬客,今年她們決定在初七初八兩天推出“開門折扣”,攬客的效果不比“開門炮”差。在曼哈頓商廈,許多商家放棄“開門炮”,采用擺花籃、團拜、喝紅酒等“綠色開門”方式來祈福一年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