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黑龍江省17萬農村讀書娃吃上『營養餐』
2013-02-17 10:23:1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韓雪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2月17日訊 清晨,在望奎縣中心小學校的一間教室裡,學生們正在安靜地等待著發放早餐。一杯牛奶,一個雞蛋,這樣普通平常的早餐搭配,卻讓這裡的孩子們十分渴望。班長顧晶晶對記者說:“每天都能吃到免費的營養早餐,我們感到非常溫暖。”

  為讓我省邊遠貧困地區的農村孩子們吃上熱飯、飽飯,改善營養狀況,去年3月,“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啟動實施。近一年來,此項計劃實施情況如何?怎樣保障中央財政提供的營養餐補助費真正落實到每個孩子身上?孩子們吃的安全不安全、放心不放心?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加法”補助惠及近17萬農村學生

  “孩子們能否在學校吃上熱飯、飽飯,是每個家庭、每個父母乃至全社會都關注和牽掛的一件大事。”省教育廳副廳長、省學生營養辦主任牧童介紹說,此次我省以貧困地區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為重點,在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的大慶市林甸縣,綏化市蘭西縣、望奎縣、青岡縣和明水縣以及齊齊哈爾市的龍江縣、泰來縣、甘南縣、富裕縣、克東縣和拜泉縣11個試點縣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總共惠及903所農村學校的近17萬名學生,這些學生每天都能得到中央財政提供的3元錢標准營養膳食補助。

  3元錢,能否有效改善農村學生的營養現狀?“學生一年在校200天,全國每年就要安排160億元資金,這些全部由中央財政承擔,而且將成為每年的剛性支出。”牧童告訴記者,其實中央拿的不只是3元,做的不是“減法”,而是“加法”,是在進一步提高現有“一補”標准基礎上新增加的一項資金,統籌起來計算,原來已享受“一補”的家庭經濟困難寄宿學生,每天將得到生活膳食補助7~8元,在大部分農村地區,這一標准可以基本解決吃飯問題並保證有一定的營養。

  把每一分錢都“吃”到孩子嘴裡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是一件好事,但同時也是一件難事,難就難在,一是如何防止截留甚至貪腐行為,二是如何防止食物中毒,也就是說必須確保兩個安全。”據介紹,學生營養改善計劃是一個從農田到餐桌涉及學生營養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系統工程,我省已在多次工作部署會和培訓上強調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同時,制定了有關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突發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預案、食品安全保障管理暫行辦法、供餐企業和托餐機構准入管理暫行辦法和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食堂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從制度上予以保證。

  另一個就是資金安全,我省明確要求,補助資金要足額用於為學生提供等值優質食品,特別是“等值優質”四個字,要確保把每一分錢都“吃”到孩子嘴裡,並制定了經費管理辦法,明確資金使用范圍和支出標准,確保專款專用,同時,進一步加強學校財務管理,確保資金使用安全、規范和有效,要以縣為單位,定期公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資金總量、學校名單及受益學生人數等信息。

  體質提昇需做好長期“備戰”

  實施營養改善計劃,把國家的關愛和溫暖傳遞給了邊遠貧困地區農村的孩子,改善他們的營養狀況提高健康水平,的確是加快農村教育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有力舉措,不過,目前我省各試點地區農村中小學食堂條件普遍較差,有的學校沒有食堂,有的供餐能力不足,還有的設施不達標。

  談及我省實施計劃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時,省教育廳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說,我省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供餐模式,采取多途徑、多形式的方式。有學校食堂的以通過學校食堂供餐為主,沒有的可向具有資質的餐飲企業、單位集體食堂購買供餐服務,偏遠地區在嚴格規范准入的前提下實行個人或家庭托餐等供餐模式,為學生提供安全、完整的午餐或蛋、奶、肉、蔬菜、水果等加餐、課間餐或其他營養補充、乾預。鑒於目前我省農村學校食堂現狀,目前采用每天免費向試點地區學生提供學生飲用奶和雞蛋改善學生營養。同時,我省將加快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力爭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農村學校食堂(伙房)的建設與改造,從而盡快轉為以學校食堂為主要的供餐模式來改善學生營養。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