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報2月18日訊 “不放開門炮,生意更火爆!”從今年的農歷小年開始,哈市人大代表、愛建商會會長張宇輝就對轄區的百家臨街企業這樣勸導著。今天,在耳聽目睹了冰城今年春節鞭炮聲漸稀之後,曾多次在哈市人大會上提出相關議案的張宇輝表示,冰城在市區實施鞭炮禁放正當時。
“放鞭的空間
沒有了”
張宇輝說,哈爾濱是一座非常洋氣的城市,在燃放鞭炮的規定上也走在了全國前列。比如不僅規定了從農歷小年到正月十五為燃放期,還細化了燃放時間,除大年三十外,燃放時間為每日6時至24時,每日零時至6時禁放。
“1995年1月,哈市開始在市區禁放煙花爆竹,禁放4年後,哈市在春節期間實行限放規定。”張宇輝說,從一度禁放到調整為限放,表明那時的哈爾濱城市化水平還不高,百姓過年還有著在大院裡放鞭炮的情結。如今的哈爾濱,經過20年尤其是近10年的發展,哈爾濱的城區尤其是二環內,林立的高樓幾乎徹底取代棚戶區和居民院,各個小區樓高、車多、人密,已經沒有了燃放鞭炮所需的敞亮空間。居住條件變了,放鞭炮的環境也沒了,此時再燃放鞭炮,不僅擾民、污染空氣而且極易引發火災和傷人事故。
“禁放須外力順勢疏導”
從2011年春節開始,哈爾濱的鞭炮燃放量開始減少,今年春節更少了。每一個哈爾濱市民都有這樣的感受:蛇年春節,老城區的鞭炮聲小多了。“哈市環衛部門提供的鞭炮垃圾數量就是最好的證明。去年春節是2100噸,今年從除夕到初六纔700噸。初七‘開門炮’產生的垃圾為155噸,也是去年同期的2/3。”
“拋開燃放鞭炮易發火災和傷人不說,僅污染空氣一項就該禁放。”張宇輝說,哈市1月份的空氣質量數據顯示,31天中僅有2個好天,在過年的七天長假裡,哈爾濱有兩個好天,這還是在工廠停工、多數汽車停駛、飯店歇業、少放鞭炮等共同作用下。試想,如果鞭炮禁放,7天收獲7個好天,絕對不是癡人說夢。從媒體報道上看,燃放一掛一千響的大地紅,可以讓實驗區域的PM2.5顆粒物瞬間昇高66倍,兩個小時後纔能降到6倍左右。由此可見,禁放鞭炮可以讓每個冰城人都呼吸到新鮮的空氣,享受到藍天白雲。
張宇輝說,雖然放的少了,但臨街大企業仍燃放不止,一些位於主乾街路的銀行和保險公司等大型企業帶頭燃放,不能指望隨著市民素質和企業意識的逐漸提高,最終達到自覺不放。此時需要一個外力,即一個法規來順勢疏導,讓過年不放鞭炮和“開門炮”,成為哈爾濱這座現代都市的一個硬性規定。
“立法明確禁放時間和區域”
冰城鞭炮禁放該如何做?張宇輝建議,用法規的形式明確禁放時間和禁放區域,“我將把這個建議提交到哈市人大,請政府職能部門給予明確答復。”
“在禁放區域上,我的建議是哈市二環內一律禁止燃放,同時把松北區、平房區和呼蘭利民新區納入禁放區域。”張宇輝說,在禁放時間上,擬提出三個方案。第一個方案是把現有的限放時間從23天縮至3天,即每年春節大年三十的22時至次日1時、正月初五的6時至8時、正月十五的18時至21時,其他時間一律禁放;第二個方案是縮至5天,即農歷小年、除夕、初一、初五、正月十五,每天的燃放時間與第一個方案相同,其他時間一律禁放;第三個方案是縮至6天,時間為大年三十到初五,其他時間一律禁放,這樣就從法規層面杜絕了“開門炮”的違法行為。
與此同時,張宇輝還建議,春節期間,哈市政府和各區政府可以在各區選擇兩處廣場、江邊、公園之類的合適地點,在除夕和正月十五統一搞兩次煙花燃放大會,政府負責購買煙花爆竹,可以采用募捐的形式,發揮各個商會和行業協會成員的熱情,由企業家們來捐助購買。這樣既滿足了市民的年俗情結,還可成為冰城人集體過大年的惠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