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的哥李龍江突發腦出血 百餘同行雪中捐款
2013-02-18 10:09:19 來源:生活報  作者:時繼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17日,哈市連著下了一天的雪,路況很差又趕上周末,許多人都選擇了窩在家裡。但就是在這樣惡劣的天氣裡,城市的一端卻人潮湧動:哈醫大四院門前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出租車有序地排在這裡,百餘位的哥的姐專程來為同行、突發腦出血的李龍江捐款。李龍江今年56歲,16日晚交接班時突發腦出血,生命垂危。李龍江是替班司機(俗稱賣手腕子),幾年前家中曾遭遇變故,家境非常困難,就在其家人無力承擔巨額救治費用萬分痛苦之時,盼來了希望。

  李龍江被推進手術室

  捐款現場:

  出租車一眼望不到頭乘客游客都來捐款

  今日中午,記者趕到哈醫大四院門前時,看到的是一眼望不到頭、有序排列的出租車,一個用大紅紙包裹起來的捐款箱在風雪中格外耀眼。

  張喜超是捐款活動的發起人,來自華盛公司。他告訴記者,今日一大早從車載對講機中聽說李龍江師傅的遭遇後,心裡非常不是滋味。“大家都是開出租車的,不能因為他家貧困就眼看著人沒了。” 張喜超立即通過車載對講設備向同行征求意見,想法得到大家的一致支持。很快,這些的哥的姐通過車載對講機、微信等方式告知其他公司的同行。愛心的哥的姐陸續向哈醫大四院集結。

  捐款現場,雖然有人找來紙筆做記錄,但很多捐款人還是不肯留下姓名。有的的哥捐出一上午拉活兒的錢,是一沓從一元到百元不等的鈔票;有的的姐拿出數張嶄新的百元大票,這是替孩子捐出的壓歲錢。

  “不用記名字啦,大家都是開出租車的,誰都會有困難的時候。”“把大家的力量集合起來,幫他一把,再大的困難也許就闖過去了。”“今天被幫助的是你,或許明天就是我。”捐款現場,記者聽到的是朴實而感人至深的話語。

  捐款隊伍不斷壯大,打車的乘客、去哈站的游客、路過的私家車主、醫院內的患者家屬,大家都自發地奉獻著愛心。

  據統計,一上午的時間,先後有百餘輛出租車來到醫院門口,不到中午捐款已達一萬餘元。

  第一個捐款人張維憲:

  “我兩年前就是靠大家捐款撿回的命”

  捐款現場,記者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是曾被本報報道成功獲救的張維憲。“我兩年前就是靠大家捐款撿回的命。”43歲的張維憲師傅端著捐款箱神情格外凝重。他是得到消息第一個趕到現場捐款的的哥。

  2011年,張維憲也是在交班中突發腦出血,經過幾天搶救不見好轉。他又來自農村家庭貧困,不富裕的親友已無力支橕下去,就在其70多歲的老母親幾乎哭乾眼淚絕望之時,哈市眾多的哥的姐聞訊組織捐款,最後在哈市一家大醫院的全力救治下,張師傅從死亡線上掙紮著活了下來,又回到出租車崗位。

  面對記者張維憲感慨萬千。“現在老母親逢年過節就在心裡祝福著當年那些救她兒子的好人。不管過多少年,我們一家人都會牢記著那些愛心人的恩情。雖然我現在條件不好,獻出的只是一份勞動所得,但我相信大家的力量是無窮的。有這麼多愛心人士,一定會創造第二個奇跡,李龍江一定會脫險的。”

張維憲師傅第一個送來捐款

  同行好友:

  “李龍江做了多年

  善事,我們得救他”

  與李龍江交接班的華僑公司崔志以及多位同行好友都來到捐款現場。幾人告訴記者,李龍江家裡非常困難,和妻子現在租住在化工路一處棚戶房內,妻子身體不好還沒有找到工作。就是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李龍江多年來還在照顧著鄰居一位空巢老人,直到老人去世。“他是好人,我們得救他。”

  風雪中,一位穿藍色棉服的中年女子不停地擦眼淚,她就是李龍江的妻子、45歲的王女士。王女士告訴記者,救治丈夫的巨額費用不是他們這樣的家庭能承擔的,她當時快急瘋了,幸虧這些好心人了。

  14時許,李龍江被推出手術室。據醫院腦外科麻醫生介紹,病人需進一步觀察治療,還沒有脫離危險。

  大雪一刻未停,愛心湧動也未停歇。相信,李龍江能渡過難關。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