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初八仨小時開門炮致冰城PM2.5飆昇 臨街放鞭炮當禁
2013-02-18 16:49: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高宏菲 左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18日訊 2月17日是正月初八,哈市不少臨街商鋪選擇在這一天開市。一些商鋪在開市前放開門炮,使哈市空氣污染指數飆昇,短時達到輕度污染。專家建議,全社會應形成環保和節儉的新風尚,應該禁止臨街單位當街放鞭炮。

  商家集中地開門炮持續仨小時

  哈市道外區南十六道街居民曲先生講,初八早晨6點左右,他還在睡夢中就被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吵醒,持續10多分鍾纔停。曲先生本以為可以繼續睡覺,沒想到樓下斷斷續續一直在放鞭炮。“我家樓下都是臨街商鋪,他們每年節後開張都放開門炮。本來以為今年空氣污染嚴重,他們可能不放鞭炮了,可是沒想到這些商家還是照樣放,一直持續到上午10點多纔放完。”曲先生說。

  住在哈市南極市場附近的劉先生也表示,初八早晨8點多,樓下商家就開始放開門炮。此處商家眾多,開門炮此起彼伏,到11點左右纔消停。劉先生說:“今天(17日)就我們老兩口在家,劈裡啪啦的鞭炮聲一直持續了3個小時,一上午我們什麼都沒做,就聽鞭炮響了。我們還想看看都是哪些家在放,於是打開了窗戶,誰想一股濃煙衝了進來,特別嗆人。”

  負責南極市場附近清掃的一位環衛工人說,初七晚上哈市開始下雪,初八早晨就來清雪。8點左右陸續有商家放開門炮,他們就一邊清雪一邊清爆竹碎屑。“今天(17日)早晨雪大,放鞭炮產生的煙也挺大,這塊兒路特別不好走,我們掃雪都得小心翼翼的。”該環衛工人說。

  在香坊區贛水路,環衛工人李長玲告訴記者,開發區附近飯店、寫字樓較多,寫字樓裡有多家公司,部分公司當天上班放開門炮。衡山路的遠東大廈,一大早幾家公司一起放,近二十掛鞭炮鋪滿人行道,鞭炮聲響了二十多分鍾,鞭炮屑裝了半車。李長玲還說,今年有的商鋪放鞭炮很多,但比去年大有減少,她們的工作輕松不少。去年撫順天天大酒店附近一家臨街單位鞭炮鋪滿了整個街面,鞭炮屑裝滿了環衛的小垃圾車。今年酒店雖然也放了開門炮,但數量很少,只放了二三掛,她們十多分鍾就把街道掃乾淨了。

  開門炮致污染指數飆昇

  初八哈市鞭炮燃放量比初七有所減少,哈市12個監測點中半數以上在鞭炮燃放後快速達到良好。

  17日早晨8時到10時,哈市12個監測點AQI(空氣質量指數)數值迅速昇高,個別監測點達到輕度或中度污染;下午13時,12個監測點中半數以上點位達到良好,顯示黃色笑臉,其餘為輕度污染。首要污染物為PM2.5和二氧化氮,平房東輕廠AQI數值最低,達到75,比前一日最低值又有所降低。

  據哈市環保監測站工作人員介紹,早8時左右,監測點數值快速攀昇,主要是燃放鞭炮所致。近中午時,監測數值開始下降,下午半數以上監測點都已達到良好。初八的開門炮對空氣質量影響時間不長,比往年要小很多。如果不燃放鞭炮,雪中哈市早晨的空氣質量可達良好。

  行人多的街道燃放違法

  省社科院專家趙瑞政表示,我國傳統習俗中有放開門炮圖吉利的說法。但大家都知道,放開門炮與生意紅火沒有關系,而弊端卻顯而易見,打擾周圍居民生活、污染環境、浪費資源、威脅人身安全等等。趙瑞政表示,一些商家將此習俗演變成炫富方式,以大規模的鞭炮陣相互競“響”,失去開門炮最初的象征意義。商家要想在新一年生意紅火,就應在商品質量、服務水平、商品價格和誠信經營等方面下功夫,給顧客良好的購物體驗,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炮聲上。

  目前安監部門對燃放煙花爆竹依據《哈爾濱市經營和燃放煙花爆竹安全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管理,在《辦法》中明確規定行人多的主要街道、廣場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對此,趙瑞政建議,應該禁止所有臨街單位當街放鞭炮,有關部門應對臨街燃放煙花爆竹的單位和個人進行處罰,讓開門炮的習俗逐漸淡化。

責任編輯: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