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2月19日訊 舉辦豐富多彩的民俗展覽、現場制作龍江原創木版年畫、猜燈謎、送福字、唱大戲……春節期間,我省各地開展了一系列具有濃郁東北年味的民俗活動盛宴,讓群眾過了一個歡樂祥和的文化年。

省博物館現場制作龍江原創木版年畫。王志強 攝
展民俗特色民俗年味足
赫哲族灶神偶、火神偶,明代鱗紋鼎,民國紅蠟,現代桃符……春節期間,黑龍江省博物館裡,各類珍貴的春節文化藏品,向觀眾介紹了中國傳統民俗節日——春節的由來、演變和發展歷程,豐富多彩的春節民俗風撲面而來,這組命名為《年俗——春節民俗展覽》的展覽,將“小年、春節、元宵節以及二月二”中國四個傳統民俗節日,分為“新年序曲初度小年”、“春回人間喜迎新年”、“圓月美景夢醉元宵”、“神龍昂首春潤萬物”四個單元,向觀眾展現了傳統節日的含義與韻味。
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裡,《黑龍江流域傳統漁獵文化展》集中展現了漁獵民族精彩而奇特的捕魚習俗、魚文化和樺皮文化,在富饒而嚴酷的大自然面前漁獵民族的生產生活狀態和漁獵民族民俗藝術成就深深吸引了每一位參觀者。
每年新春齊齊哈爾市年味展覽內容豐富,今年齊齊哈爾市博物館更是精心籌備,推出“紅紅火火過大年”東北春節民俗展,圖文並茂地展現地域特色,在展廳內外配以熱鬧的“中國紅”,展廳擺設的品茶一角尤其引人注目,精美的茶桌、茶椅、茶具,現場的茶藝表演,讓人更加感受到節日的氣氛。
龍江大地上濃濃、溫暖、喜慶的氣息沁入人心。齊齊哈爾市群眾藝術館舉辦了“非物質文化遺產精品展”,展出曲藝、舞蹈、手工技藝、中醫中藥等多個市級非遺項目。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舉辦了“草原藝術展”,展示全縣的文化惠民成果。樺川縣梨樹鄉是全國有名的書法繪畫鄉,春節期間面向全國征集了1000多幅書畫作品展出。
鬧民俗吉祥喜慶鄉情重
春節期間,寧安市渤海鎮江西村、響水村、瀑布村等朝鮮族旅游民俗村,在村老年協會的牽頭下,邀請了返鄉過節的外出務工和經商村民,組織了具有朝鮮民俗風情的特色新年活動。男女老少歡聚在一起縱情歌舞,彈伽?琴、吹洞簫,玩擲轂游戲、跳跳板等各種民俗游戲,並把有“裝福”意思的福笊籬送給別人或掛在家裡。孩子們則玩陀螺、踢毽子、玩冰車等。鄉裡鄉親共同感受新春、感受鄉情,共同傳遞著熱愛家鄉的濃濃情誼。
在黑龍江省博物館,現場制作並免費發送的龍江原創木版年畫,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許多人排隊領取,准備將它貼在家中,增添節日的喜慶氛圍。木版年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有著一千多年歷史,是以木版畫形式制作的年畫。在民間,年畫不僅是節日的裝飾品,它所具有的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也使它成為反映中國民間生活的百科全書。省博物館充分利用木版年畫的形式,向廣大觀眾展示了龍江八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大姑娘叼煙袋”、“養活孩子吊起來”、“狗皮帽子頭上戴”、“大缸小缸漬酸菜”、“吉祥喜慶黏豆包”、“草坯房子籬笆寨”、“反穿皮襖毛朝外”,散發著民俗文化的獨特魅力。
逛燈展、猜燈謎,是許多市民喜愛的民俗娛樂活動。春節期間,省博物館舉辦了手工彩燈展示及評比、猜燈謎、送福字、送文化紀念品等系列活動;還推出少年兒童博物館裡過大年“科普活動月”活動,一幕幕精彩生動、妙趣橫生的自然科學知識小講座和互動小游戲,讓小觀眾們在愉悅氛圍中體驗到自然科學的魅力。黑龍江省圖書館也在春節期間免費開放,舉辦了“讀者新春抓福抽獎”、“迎新春猜謎”等活動。
演民俗 民間藝術魅力濃
我省各地群眾用各種方式慶祝傳統佳節,文化活動紅紅火火,一派喜氣景象。據統計,我省文化系統為喜迎新春佳節,組織安排了綜藝晚會、戲劇、交響樂、歌舞、二人轉、相聲小品、文藝匯演等多種形式的室內演出1200多場次,秧歌匯演、太極舞大賽、健身操展演、廣場演出、農民文藝匯演等多種室外演出活動近2000場次,參與演出人員達15萬,觀看人數超過1000萬。
從大年初一開始,喜上眉梢的寧安市渤海鎮社區群眾自發組織起來,在新修建的廣場上、活動室內,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社區朝鮮族老年協會組織了三場文藝演出,尤其是特色腰鼓表演,再顯民間藝術魅力;社區老年樂隊自籌資金15000多元購置了揚琴、二胡等民樂器材,展示了社區老年人的精氣神和新風采。
在加格達奇,傳統和現代風格相結合極具地方特色的8支秧歌隊,從正月初一開始分別上街巡游表演,各展絕技,為山城人民奉獻了一道道精美的節日秧歌大餐。
哈爾濱兒童藝術劇院在紅博世紀廣場演出《小羊過橋》、《東郭先生》、《鶴與龜》等妙趣橫生的皮影劇。
省博物館“龍博劇社”為龍江觀眾推出自編自導的舞臺劇《當財神爺遇上聖誕老人》。該劇以詼諧幽默的臺詞和表演形式,展現了中西方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雞西市民間歌舞協會舉辦迎新春聯歡會,來自全市的10餘個民間歌舞藝術團體和協會會員100餘人參加演出;寶清縣舉辦了首屆城鄉文藝聯合匯演,演出了60多個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伊春市文廣新局組織文藝骨乾隊伍,深入到軍營、社區、林場(所)、鄉鎮、街道等地,開展形式多樣的聯歡和慰問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