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9日訊(趙文良 記者侯巍)元宵節臨近,北方大地春寒料峭,但寧安市渤海鎮雙廟村溫室基地卻春意濃濃,座座鋼架大棚內春韭菜鮮嫩碧綠,長勢喜人,散發出迷人的韭香,菜農們正在忙碌著收割韭菜。

菜農們正在忙碌著收割韭菜。魏井濤攝
19日,記者在村民楊相義家的韭菜大棚裡看到,剛剛收割的韭菜經過分揀、捆紮、打包、過秤等環節,正准備裝車銷往吉林省延吉市。老楊滿面笑容地說,“這是今年收獲的頭茬韭菜,現在每斤賣到3.5元,從元旦上市到現在3個韭菜棚已賣了5萬餘元。”
“俺們的韭菜綠色無公害,基地建了22個‘防蟲網’韭菜大棚,用粘蟲板粘殺蒼蠅、飛蟲等,防治韭蛆繁殖,一點農藥都不用。”楊相義說。
雙廟村種植韭菜歷史悠久,在該村輻射帶動下,渤海鎮韭菜生產基地規模不斷發展壯大,5年前,該鎮黨委引導韭菜種植戶成立了“新農韭菜專業合作社”,實施“黨支部+專業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領社員積極推廣綠色無公害韭菜生產。邀請專家指導韭菜種植,引導農戶按標准化生產,選用精心培育的優良品種“新農1號”,讓它們“喝”上無污染的水,“吃”上無公害的有機肥和沼液,實施人工拔草,采用“防蟲網”除蟲,種出的韭菜條寬、肉厚、味美,供應省內各大超市,遠銷北京、吉林、遼寧等地,並出口到俄羅斯,被國內外客商譽為“鐵杆韭菜”。
如今,新農韭菜專業合作社已聲名遠播,周邊輻射龍泉、白廟子等10個村屯,現已發展會員1000餘戶,韭菜種植面積達5000畝,畝均效益可達1.2萬元,實現每年韭菜收入6000餘萬元。
“合作社將以高品質的產品來豐富市場,打響自己的品牌,富裕一方百姓。”憧憬未來,渤海鎮新農韭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魯繼新堅信合作社的路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