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公眾公共安全感達到95.3%,公眾對平安建設知曉率、滿意率、參與率分別為91.6%、96.0%和82.6%,較上年有明顯提昇。
資料圖
這組數字,來自國家統計局駐黑龍江調查總隊。數字顯示的是我省去年平安龍江建設取得的成就;數字的背後,是百姓越來越高安全感的體現。
2012年,省委省政府把“平安龍江”建設作為民生工程,把群眾對平安的期盼作為黨和政府工作的重點,與全省“八大經濟區”、“十大工程”建設統籌安排部署,出臺了《關於今後五年(2012~2016年)進一步深化“平安龍江”建設的若乾意見》和《黑龍江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十二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各級黨委、政府的責任,推動全省平安建設進入創新發展階段。
2012年,“平安龍江”建設不斷回應群眾需求,進一步深化發展,越來越得到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和支持,已經成為民心工程。
調解糾紛排懮解難
全省各地把化解社會矛盾糾紛作為平安建設首要任務,從源頭上治理,從根本上解決,從基礎上建設。普遍推行了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制度,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重大決策出臺、項目實施的必經前置程序。搭建了“一個平臺、三調聯動、多位一體”的大調解工作體系,逐步健全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三調聯動”工作機制,著力化解了一大批征地拆遷、勞資關系、土地糾紛、環境污染、醫療糾紛、交通事故、非法集資等重點領域矛盾。目前,全省所有縣(市、區)全部建立了調處中心,96.7%鄉鎮(街道)成立了調訪辦,93.6%的行政村建立了調解室;基層調委會總數達2萬多個,有調解員7萬餘人,大量矛盾糾紛被化解在基層和萌芽階段,全省群體性事件與上年同比減少7.4%,有力維護了全省社會穩定。
立體防控治安穩定
大力推進“天網地格”城鄉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布設空中治安防控網絡,已建成安全技術防范各級報警監控中心2000多個,總完成率達90%以上;建成各類監控點50多萬個,建成治安卡口監控完成率100%。大力推進“網格化”社區管理,逐步建立起了“聯系群眾無盲點、網格對接無縫隙、社區服務無遺漏”的社區管理服務網格體系。重點解決治安突出問題,經常性開展對治安混亂、工作薄弱地區的重點整治,嚴密治安防范措施,有力維護了全省治安平穩,全年嚴重刑事案件與上年同比減少11.1%。
公共安全強化監管
全省各地把道路交通安全、防火安全、環境安全、生態安全、食品安全等涉及民生安全問題作為平安建設的重點,不斷加大整治力度,明確監管主體,落實監管責任,全省沒有發生重大公共安全問題,交通事故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經濟損失數與上年同比分別下降4.5%、8.7%、4.7%、14%;全省發生火災受傷人數和直接經濟損失數與上年同比分別下降38.9%和11.4%。
在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中,探索總結了“新市民”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模式。省委省政府制定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實施意見,分別就釋解人員出監必接必送、安置幫教基地建設及經費保障等做出了明確規定。大興安嶺公共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伊春強化基層社區服務管理職能,綏化市望奎縣城鄉社會管理實行基層黨建組織、經濟合作、基層自治組織、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基層組織四個覆蓋,佳木斯市加強對退休人員服務管理的經驗等引領了全省平安建設創新發展。
法治保障擴大宣傳
平安建設的實踐推動法治進程,法治成為統領平安建設的保障。法治宣傳深入千家萬戶,群眾知法、守法的意識明顯提昇。通過執法規范化建設、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涉法涉訴問題明顯減少。一批新的法規、規章陸續出臺,《黑龍江省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辦法》經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並以省政府令的形式公布實施;《黑龍江省公共安全技術防范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正式實施。
“平安龍江”建設旗幟飄揚,群眾積極參與熱情高漲,2012年,全省相繼湧現出影響全國的勇救墜樓少年的“最酷爸爸”謝尚威、滅火救人的“浴火英雄”高鐵成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等一大批見義勇為英雄,為弘揚正氣,省綜治委、省見義勇為基金會大力表彰了20名全省見義勇為英雄,得到社會各界和人民群眾的積極響應和大力支持,全省平安建設氛圍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