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綠色食品通過網絡俏銷世界
2013-02-25 16:33: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劉加勇 侯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25日訊 (劉加勇 記者 侯巍) 新春伊始,雖然乾冷的天氣讓人直打寒顫,但牡丹江市的農村卻處於春節的熱鬧氣氛中,海林市海林鎮蔬菜村更是一派熱火朝天的備耕景象。村黨支部書記竇乃興告訴記者,通過網上銷售,去年向俄羅斯、日本、韓國銷售西紅柿、彩椒等蔬菜2000多萬公斤,交易額達到4000多萬元,現在農民的信心可足了!

  近幾年,隨著農業網站、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牡丹江市的特色農產品蜚聲海內外,目前,已銷往俄羅斯、日本、韓國、北美等136個國家和地區。2012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990元,實現黑龍江省“十連冠”。

  據了解,早在10年前,牡丹江市就建起了農業信息網站,2007年,成為原信息產業部首批國家級農村信息綜合服務試點市。他們建立農村信息播報網等信息平臺,健全完善農業信息化教育培訓、農技推廣、電子商務等服務,加快了特色產業科技化、市場化、標准化、品牌化的進程,使全市的農產品俏銷國際市場。

  通過發揮農業信息網等信息平臺的作用,該市架起了農產品與市場的橋梁,有效解決了農產品賣難和賣不上價的問題。在俄羅斯遠東最大的農副產品集散地——烏蘇裡斯克市,建立了農產品采集點,使國內外糧油、蔬菜、水果的價格信息及時在牡丹江農業信息網上發布,為國內企業向俄羅斯出口農產品提供了參考。近年來,牡丹江市建成了對俄農產品出口基地25萬畝,年出口農產品19萬噸,出口額達5億多元。

  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地東寧縣,與全國建立了網絡諮詢服務平臺,實現了信息及時傳遞,網上洽談和電子商務,提高了市場知名度。同時,他們還先後在俄羅斯建立了20個食用菌批發零售市場。借助網銷平臺,東寧黑木耳大市場年交易量達到12萬噸,交易額近62億元,拉動了當地黑木耳產業的發展。目前,牡丹江市黑木耳已達31.3億袋,產量佔全國的三分之一,被國家食用菌學會授予“世界黑木耳之都”稱號。

  截至目前,牡丹江共有120多家農產品龍頭企業加入了農業電子商務網站,開展多種形式的網絡銷售,使農產品俏銷國內外,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喜人景象。

責任編輯:關虹